【題目】下圖為納米比亞局部區域圖。圖示地區可觀賞“倒沙入海”的奇景,紅色沙漠依偎著蔚藍的海洋,滾滾流沙飛瀉入海。上萬只火烈鳥聚集在附近的淺灘上。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A.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B.將導致當地海洋生態環境的惡化
C.反映了當地氣候干旱并盛行離岸風
D.是人類填海造陸的結果
【2】附近淺灘火烈鳥聚集是由于該地
A.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棲息
B.地勢低平,利于筑巢
C.氣候較同緯度地區溫暖,利于繁殖
D.沿岸有上升流,魚類豐富,利于覓食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圖中①②③④所示箭頭的含義,判斷正確的是
A.①風向 ②摩擦力 ③水平氣壓梯度力 ④地轉偏向力
B.①水平氣壓梯度力 ②風向 ③地轉偏向力 ④摩擦力
C.①水平氣壓梯度力 ②摩擦力 ③地轉偏向力 ④風向
D.①地轉偏向力 ②風向 ③水平氣壓梯度力 ④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現為用地的擴展,又表現為功能用地的相互轉換,是城市功能集聚與擴展的空間反映。我國北方某綜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區的建成區面積從2003年的237平方千米增加至 330平方千米。下圖為2003~2012年該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外部擴展與內部更替示意圖。據此完成第下面小題。
【1】圖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最可能是
A. 公共管理與服務用地 B. 居住用地
C. 商業服務設施用地 D. 工業用地
【2】2003—2012年,該城市功能用地變化表明,該城市
A. 發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 B. 城市空間形態變化不大
C. 功能用地以均衡發展為主 D. 發展以向外擴展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爾河各河段(M、N是上中下游的分界線)的自然環境差異較大,表現出不同的水文特征,中游形成了少見的“內陸三角洲”,下游每年有兩次汛期,第一次在6月~9月,第二次在12月~次年2月。讀尼日爾河流域概況圖(圖a)和三地氣候類型圖(圖b)。
(1)分析丁地濕季降雨量大的成因。
(2)簡析尼日爾河下游兩次汛期的形成原因。
(3)判斷甲乙丙丁中形成著名內陸三角州的地點,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地質構造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甲處是
A.內力作用形成的向斜B.外力作用形成的背斜
C.內力作用形成背斜后,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D.內力作用形成的斷層
【2】關于甲處水平方向巖層形成年代順序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中老翼新B.中新翼老C.同期形成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左圖為我國東部季風某區域景觀示意圖,右圖為某種河流地貌圖。
(1)左圖中河流主要補給類型是 ,該河流的汛期主要在 季,該河流參與了 循環。
(2)該區域如果植被被破壞,分析該區域水循環受到的影響。
(3)左圖①處對應右圖中的 地貌,簡述該地貌的形成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家地理頻道“探尋歐洲河流”攝制組到歐洲采訪,歷時一年,繪制出歐洲四條河流年相對流量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問題。
圖中河流流量變化受氣溫影響明顯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睡城”也稱“臥城”,主要指大城市周邊人口相對集中的大型社區或居民點,人口雖然大量入住,但是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覺,白天照樣開車或乘車趕往市中心。燕郊隸屬于河北省三河市,是我國眾多 “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在燕郊和北京之間的道路上,呈現出明顯的“潮汐式”流動。下圖為燕郊相對位置示意圖,圖中箭頭及數字表示京漂族每天上班的方向及平均距離。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燕郊成為“睡城”,其原因有( )
①房價相對較低②與北京、天津的距離較近③工資水平高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京漂族的“潮汐式”流動對北京交通的影響有( )
①8:00 以前的一段時間燕郊通往北京的道路易擁堵
②8:00 以前的一段時間北京通往燕郊的道路易擁堵
③17:00 以后的一段時間燕郊通往北京的道路易擁堵
④17:00 以后的一段時間北京通往燕郊的道路易擁堵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3】人口“潮汐式”流動會給北京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下列最有利于緩解這些問題的措施是( )
A.在北京與燕郊之間增建高速公路B.北京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
C.在北京及燕郊地區大量增建住宅區D.燕郊及附近地區承接北京轉移的部分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為非洲某區域圖,右圖為納馬夸蘭南部地區的氣候資料圖,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氣溫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顯干濕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霧氣和露水也可滿足其生存需要。納馬夸蘭沙漠有著5000萬年的歷史,國際生態保護組織認可納馬夸蘭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樣化干旱區,區域內有3500多種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種類的10%,其中1000多種是這里獨有的。
材料二:2016年9月12日納米比亞與美國簽訂的牛肉出口協議正式生效,納米比亞可以向美國市場出口牛肉產品。
(1)簡析納馬夸蘭南部地區適合多肉植物生存的氣候條件。
(2)從生物進化和人類活動角度說明納馬夸蘭沙漠多肉植物種類眾多的原因。
(3)簡述納米比亞出口牛肉產品的社會經濟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