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次考試過后,上高三的小敏難得輕松的休息一天。早上起來,小明在QQ群里曬剛拍攝的上高日出的照片,馬上看到了新余(上高的西南)的一位好友說:好巧呀,我也正在外面拍日出。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材料的信息,小敏的這次考試應該是( )
A. 高三8月摸底考試 B. 高三12月月考 C. 高三4月月考 D. 高三5月月考
【2】小敏拍攝日出時,鏡頭應該是對著( )
A. 正東方向 B. 東北方向 C. 東南方向 D. 正北方向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許多農村地區出現了“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現象,被戲稱為“鬼村”。“鬼城”原指因資源枯竭而被廢棄的城市,在我國西部省份礦產資源豐富地區的較常見。隨著我國城市化的推進,出現了城區人口與建成區面積比值(鬼城指數)低于0.5的新城、新區,這些新城、新區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稱為新“鬼城”。2014年有媒體排出了新“鬼城”排行榜,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市以鬼城指數0. 07位列第一。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鬼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農村自然增長率低,人口減少
B. 城鄉經濟收入差異大導致農村常駐人口減少
C. 城市自然環境好,對農村人吸引力大
D. 人口政策導致的農村人口外遷
【2】下列可能是我國知名老“鬼城”的是( )
A. 甘肅省玉門市 B. 廣西省桂林市
C. 山東省青島市 D. 福建省福州市
【3】二連浩特市鬼城指數很低,這反映了( )
A. 該市的逆城市化現象明顯 B. 該市的城市化發展合理
C. 該市的土地擴張相對過快 D. 該市的新區人口數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歐盟與日本老齡化情況嚴重,面臨著青年勞動力短缺問題,因此老年人再就業就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替代選擇。歐盟等國家和日本在老年人再就業上,采取了多種多樣的措施,實行了如物質激勵、禁止就業歧視、建立靈活勞動合同制度、改變工作環境、完善勞動保障、創造社會氛圍、開展就業培訓、發揮職業介紹中介的作用等一系列鼓勵老年人再就業的政策。目前,我國人口處于“未富先老”的狀況,老年人口絕對數量居世界第一,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國家中政府鼓勵老年人口再就業的措施,最有可能的是
A. 巴西 B. 美國 C. 新加坡 D. 越南
【2】從長遠角度來看,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 從海外大量移民 B. 組織老年人口移民到海外再就業
C. 延長退休年齡 D. 完善計劃生育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現,沙塵暴在許多生態系統形成和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抵抗全球變暖的幕后英雄。理由是( )
①沙塵的洲際運動攜帶的多種營養成分是浮游植物生長必不可少的肥料和物質基礎
②海洋浮游植物在光合作用時,吸收二氧化碳方面的作用并不亞于陸地植物
③沙塵暴所攜帶的堿性沙塵可以中和大氣中的酸性物質,大大降低酸雨的酸性
④沙塵暴把細小卻包含養分的塵土攜上3000米高空,穿越大洋,形成新的陸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幾乎像永恒的約定,每當季節變換,生活在阿爾泰山、天山、帕米爾高原的農民便開始“搬家”:從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從高山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們敏銳地踩著季節的節奏,形成了新疆獨特的行吟詩人般的生活。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材料中所述的“搬家”在地理學中被稱為( )
A. 遷移農業 B. 混合農業 C. 游牧業 D. 乳畜業
【2】下列地區與搬遷季節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
A. 山前平原—夏季 B. 高山—春季
C. 河谷低地—冬季 D. 沙地—秋季
【3】上述現象的產生體現了( )
A.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B. 非地帶性現象
C.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D.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歷史上,黃河輸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幾十年來,我國重點開展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并在黃河上修建水庫,使下游年均來沙量大幅減少。治理前后黃河下游來沙量的變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在黃土高原治理中植樹種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減少徑流 ③沉積泥沙 ④降低風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修建水庫不僅可以攔截泥沙,還可以放水沖沙,以減少下游河床淤積。沖沙效果最佳的水庫放水方式是
A. 洪水期持續放水 B. 枯水期持續放水
C. 洪水期集中放水 D. 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蘊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 水循環與水平衡原理 B. 陸地水體相互轉化原理
C. 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 D. 地理環境地域分異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目前,我國農村普遍存在著嚴重的大片土地撂荒的現象。農業是民生之本,大面積的土地撂荒使我國本來就日益嚴重的耕地流失和未來糧食短缺的問題更加嚴峻。耕地是有限的,近年來土地撂荒和不合理利用,使我國的耕地面積迅速減少。因此解決土地撂荒問題刻不容緩。
說明我國當前農村土地撂荒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后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5月4日,我國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潛式深海漁業養殖裝備——“深藍l號”在青島建成交付。“深藍1號”運至黃海,用于深遠海養殖三文魚。三文魚是高附加值冷水魚類,對生存環境要求苛刻。北黃海冷水團是出現在渤海海峽口東側深層和底部的季節性水團,具有低溫高鹽、溫差大、鹽差小的性質,其底層水溫與上層水溫差異明顯。回答下列問題。
【1】以前我國三文魚養殖規模都比較小,且多在近海養殖。加快推進海水養殖從近海向深遠海拓展,是優化海水養殖空間布局的必然選擇。發展深遠海養殖的關鍵是
A. 人口分布 B. 市場需求 C. 消費習慣 D. 技術裝備
【2】下列關于“深藍1號”養殖裝備,推測不合理的是
A. 與冬季相比,夏季漁場要下沉才能繼續養殖
B. 北黃海深海養殖受臺風、赤潮等災害的影響
C. 相比于近海養殖,遠海養殖的產品質量更好
D. 該養殖裝備推動我國養殖術與裝備升級換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稻“側深施肥”是在水稻插秧機上安裝“側深施肥”裝置,在插秧的同時在離水稻秧苗根部2~3cm處,將肥料施入深度約5cm的土壤中。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在日本應用較早,2013年黑龍江建三江管理局引進了日本企業生產的“側深施肥”插秧機,在建三江農場水稻田進行試驗。但在試驗過程中發現,我國現有水稻專用肥顆粒硬度低、吸濕性大,容易黏結、堵塞施肥機的施肥管,影響施肥機的使用效率。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在引進“側深施肥”插秧機后,最迫切需要突破的技術是
A. 水稻良種培育技術 B. 插秧機大型化技術
C. 新型肥料生產技術 D. 病蟲害防治技術
【2】推廣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產生的顯著效益是
A. 延長水稻產業鏈 B. 降低水稻生產成本
C. 增加農業勞動力需求 D. 解決土壤污染問題
【3】下列地區中,最適合推廣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的是
A. 江漢平原 B. 河西走廊 C. 華北平原 D. 湟水谷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