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某地區剖面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數字表示的水循環環節名稱是:②表示 ,④表示 。
(2)圖中山麓地帶的植被最可能是 闊葉林(填“常綠”或“落葉”),影響
該山地植被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3)城市化過程會對當地環境產生影響,其中水循環中的蒸發和 、 (填
序號)等環節會減弱,進而改變水系的演化。
(4)指出甲、乙兩地之間夏季風向并說明成因。
【答案】(1)水汽輸送 下滲
(2)落葉 隨海拔增高,氣溫和降水發生變化
(3)④ ⑥
(4)東南風 夏季,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陸地增溫快形成熱低壓,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東南風。
【解析】考查水循環環節,垂直自然帶,城市化過程對水循環環節產生的影響,東亞季風成因。
(1)數字表示的水循環環節名稱是①蒸發、②水汽輸送、③降水、④下滲、⑤地表徑流、⑥地下徑流。
(2)根據圖中針葉林分布的海拔較低,說明該山地所處的緯度較高,故圖中山麓地帶的植被最可能是落葉闊葉林,影響該山地植被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隨海拔增高,氣溫和降水發生變化。
(3)城市化過程會對當地環境產生影響,其中水循環中的蒸發、下滲、地下徑流會減弱,即蒸發和④、⑥等環節會減弱,進而改變水系的演化。
(4)讀題干可知,該地位于我國沿海,則甲、乙兩地之間夏季風為東南風;東亞季風的成因是夏季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陸地增溫快形成熱低壓,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東南風。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有關黃河、長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上游都有“地上河”現象B.都自西向東注入東海
C.主要的利用方式都是航運、發電D.下游都是我國的種植業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古丈紅石林位于湘西,景區內遍布全球罕見的寒武--奧陶紀形成的紅色碳酸巖。據地質專家考證,紅石林分布區地質史上屬于揚子古海。完成下列各題。
【1】奧陶紀時,地球上開始出現
A. 孢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爬行動物 D. 海生無脊椎動物
【2】古丈紅石林形成的地質過程大致為
A. 固結成巖—海浪侵蝕—地殼抬升 B. 巖漿侵入—地殼抬升—海浪侵蝕
C. 固結成巖—地殼抬升—風化侵蝕 D. 巖漿侵入—風化侵蝕—地殼抬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水庫及其周圍,地面比熱容的差異導致了局部小氣候的產生。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若該水庫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反映該水庫與度假村之間風向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下列關于水庫對庫區周邊地區的影響,正確的是
A. 風力減弱 B. 雷電、陣雨等天氣現象增加
C. 氣溫的年較差增大,日較差減小 D. 增加周邊地區空氣濕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區域示意圖,A,B,C為該區域中心城市的三個功能區。讀圖,分析回答問題。
(1)A,B,C三個功能區中,屬于商業區的是(填字母)。
(2)該城市在城郊建設衛星城和工業區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3)該地區煤炭、鐵礦資源豐富,按自然資源的性質分類,它們都屬于資源。在此資源基礎上該地發展了鋼鐵工業,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判斷,該布局是否合理?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氣象學上,若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一年中的第一次(北半球)均≥10℃,則以第一天作為春季的開始日。讀“我國30°N附近各地入春時間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①地與②地入春時間分別可能是
A. ①為5月15日,②為2月20日 B. ①為3月18日,②為2月25日
C. ①為3月18日,②為3月20日 D. ①為2月20日,②為5月15日
【2】造成③④兩地入春時間差異的原因是
A. ③地太陽高度較大,獲得太陽輻射多 B. ③地大陸性較強,春季氣溫回升較快
C. ④地受海洋調節作用強,春季來得早 D. ④地受冬季風影響較大,春季來得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系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行星名稱:B____ , D ___,E ___。
(2)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共同特征具有___ 性、___ 性、___ 性。
(3)圖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從結構特征來看屬于______ 行星。
(4)圖中虛線是 的運行軌道,該天體上一次回歸地球是在1986年,她的周期是76年,則它下一次回歸將在 ___年。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與其所處的宇宙環境關系密切,此圖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環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不同區域自然資源分布、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異。下圖為不同區域之間生產要素的流動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中箭頭甲表示的要素最不可能是
A. 資金 B. 產品 C. 勞動力 D. 技術
【2】上圖示區域生產要素的流動,有可能造成
A. M地經濟發展趨緩 B. N地環境質量下降
C. M地能源更加短缺 D. N地就業壓力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