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口凈遷移率=[(遷入人口-遷出人口)/總人口]×100%。讀1985—2010年粵、豫、滇、京四省市人口凈遷移率示意圖,完成第下列問題。
【1】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市依次是
A. 粵、豫、滇、京 B. 京、粵、豫、滇 C. 豫、京、滇、粵 D. 滇、豫、粵、京
【2】甲、丙兩省市人口凈遷移率差異顯著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收入差異 B. 資源狀況 C. 國家政策 D. 交通條件
【3】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凈遷移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環境人口容量下降 B. 環境污染嚴重
C.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D. 限制人口遷入
【答案】
【1】B
【2】A
【3】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人口遷移和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學生要熟悉我國人口遷移的方向和原因。
【1】甲乙人口凈遷移率較大,為凈遷入地區,應該是京、粵,甲比乙更大,而且遷入人口起步較晚,所以說甲是京,乙是粵;丙、丁人口遷入率幾乎都是負值,說明都是以人口遷出為主應為豫、滇,豫遷出人口較多,應該是丙;滇遷出人口相對較少,應該是丁。選擇B。
【2】改革開放以后,影響我國人口遷移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經濟發達的地區,就業機會多,成為人口主要遷入地區,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就業機會少,成為人口主要出地區,甲、丙兩省市人口凈遷移率差異顯著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收入差異,選擇A。
【3】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凈遷移率有減小趨勢,主要原因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外部轉移,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導致需要的勞動力數量相對減少,所以說乙地人口凈遷移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選擇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高次團粒噴播是在被破壞植被的高陡裸露巖石邊坡上,瞬間制造出具有優異性能的“土壤培養基”,使坡上快速形成理想的植物群落。該技術可有效解決高陡裸露巖石坡面以及其他植被自然生長困難地方的植被恢復難題和水土流失問題,在我省礦山生態治理、道路生態建設中有較大的意義。下圖顯示該技術操作過程。
(1)說明道路建設形成的裸巖地區不利于植物生長的原因。
(2)說出山東省采用高次團粒噴播技術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條城市地鐵線穿越大河,途經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圖2示意該地鐵線各站點綜合服務等級。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地鐵站點綜合服務等級的高低主要取決于
A. 站點的用地面積 B. 周邊的人流量
C. 站點的信息化水平 D. 周邊的環境質量
【2】【2】根據所處區位和地鐵站點綜合服務等級,推測甲、乙、丙站點沿線區域為
A. 中心商務區 B. 森林公園
C. 大型住宅區 D. 產業園區
【3】【3】該城市空間形態的形成最有可能
A. 圍繞一個核心向四周擴展 B. 沿河流呈條帶狀延展
C. 圍繞多個核心向四周擴展 D. 沿交通線呈條帶狀延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A國面積約37.7萬平方千米,是一個中部多山、沿海一帶有狹小平原的經濟發達國家,2013年人口1.27億。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A國東部地勢平坦的地區,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
A.商品谷物農業 B.季風水田農業
C.大牧場放牧業 D.熱帶種植園農業
【2】結合圖中信息和所學知識,可以推斷①地冬季降水較多的原因是( )
A.山地迎風坡 B.緯度低
C.日本暖流影響 D.東南季風迎風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氣候資料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氣候類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
A. 大牧場放牧業 B. 商品谷物農業
C. 季風水田農業 D. 乳畜業
【2】該農業地域類型在該地區發展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①氣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②城市眾多,消費市場廣闊③勞動力豐富④機械化水平低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甲(35N,115E)、乙(25S,125W)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自轉角速度:甲>乙B. 自轉線速度:甲=乙
C. 12月22日白晝長短比較:甲<乙D. 地方時相差4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圖為世界某區域圖。
材料二 下圖為馬德里和里斯本氣候資料圖。
材料三 甲國果蔬業發達,果蔬總量的90%出口歐盟。
(1)簡述里斯本的氣候特點,并分析馬德里冬季氣溫較低的原因(與里斯本比較)。
(2)評價馬德里果蔬業發展的氣候條件。
(3)分析甲國果蔬主要出口歐盟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西省焦煤資源豐富,品質好,所生產的冶金焦供應全國并出口。隨著國家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實施,山西省原有的1800余家小焦化廠逐步關停,至2014年已形成4個千萬噸級焦化園區和14個500萬噸級焦化園區。下圖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廠布局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山西省原有小焦化廠數量眾多的原因有
A. 市場需求量較小 B. 勞動力資源不足
C. 政策法規不健全 D. 焦煤分布較分散
【2】山西逐步關停小焦化場的主要目的是
①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②減輕焦煤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的污染
③提供焦煤的綜合利用率 ④提高人口就業率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大型焦化廠產業園區建立后應
A. 立足開拓海外市場 B. 大力發展清潔生產
C. 提倡焦煤開放運輸 D. 補給長江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甲為某地水系略圖,乙為A、B兩水文站的年內徑流量季節變化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B兩水文站所在地區可能位于
①英國南部 ②雅典 ③開普敦 ④中國南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從甲圖中可判斷
A. 河流自西北流向東南 B. 7月河流的輸沙量最小
C. 7月沙洲的面最小 D. 7月M處河流自西向東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