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讀某海域等溫線示意圖(圖1)和世界海陸分布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該海域位于______(南、北)半球.判斷理由是______。
(2)圖1中表示的海域可能位于圖2中甲、乙、丙、丁四海域的______(填代號).按洋流性質劃分,洋流AB是屬于______流.
(3)若圖1為中低緯的大西洋海域,A、B、C、D四海區有大漁場分布的是______,該漁場的成因是______.
(4)圖2中自然帶由①→②→③的地域分異規律,它是以______為基礎形成的.
【答案】北 等溫線數值南大北小 甲 暖流 A 寒暖流交匯 水分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海水等溫線的分布、洋流的分布及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相關知識。屬于基礎題目,不難解答。
(1)讀圖可知,左圖中的海域南部等溫線數值較高,北部等溫線數值較低,為北半球海域。
(2)讀圖可知,圖1中的海域為北半球海域,甲位于北半球,乙丙丁位于南半球,圖1中表示的海域可能位于圖2中甲、乙、丙、丁四海域的甲。AB處等溫線由低緯度向高緯度彎曲,為暖流。
(3)若圖1為中低緯度的大西洋海域,則DB為北赤道暖流,BA為墨西哥灣暖流,AC為北大西洋暖流,CD為加納利寒流。A處于寒暖流交匯處,海水擾動大,底層營養物質上翻,藻類以及浮游生物豐富,餌料豐富,形成大漁場。
(4)圖2中①地為森林景觀,②地為草原景觀,③地為荒漠景觀,體現了由沿海向內陸的分異規律,主要形成原因是距海遠近的不同導致水分的差異。
環境 | 影響 | 舉例 |
氣候 | 高低緯間熱量輸送和交換,調節全球熱量分布(影響全球) | 北大西洋暖流→影響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形成 |
洋流性質: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影響局部地區) | 副熱帶大陸西岸寒流→沿岸荒漠環境 | |
海洋生物 | 寒暖流交匯處,餌料豐富→大漁場 | 紐芬蘭漁場、北海道漁場、北海漁場 |
上升流將深層營養物質帶到表面→著名漁場 | 秘魯漁場 | |
海洋污染 | 加快凈化速度;擴大污染范圍 | 油船泄漏、陸地近海污染 |
海洋航行 | 影響航行速度、時間及經濟效益;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霧;洋流從北極地區攜帶冰山南下,對航運不利 | 順流加速、逆流減速;拉布拉多寒流常攜帶冰山,且其與墨西哥灣暖流交匯處,海霧較重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略圖。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來源是( )
A.大于300mm;大西洋B.大于300mm;印度洋
C.小于300mm;印度洋D.小于300mm;北冰洋
【2】有關中亞地區的正確敘述是( )
A.中亞境內多為內流河、內陸湖B.植被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
C.烏茲別克斯坦,銀礦豐富,有“白金之國”之稱D.中亞地區西臨海洋——里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第五屆亞洲葡萄酒質量評比大賽中,寧夏有兩種葡萄酒喜獲金獎。據此并結合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M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葡萄酒釀造業原料生產基地,該地區有利于葡萄種植的自然條件是()
A.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B.氣候干旱,降水稀少
C.西側的高山冰川融水豐富,灌溉便利D.沖積平原,黑土肥沃
【2】圖中N處在漢朝時還是水草豐美的大草原,而現在卻是沙漠廣布,其人為原因是()
A.氣候由濕潤向干旱轉變的結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結果
C.農業由耕種向畜牧轉變的結果
D.人類過度農墾、放牧對植被破壞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7月22日12時30分前后,某天氣系統的中心在上海市崇明島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0級,中心最低氣壓為982百帕,(下圖)。沿圖中線路行進,于25日8時30分前后在內蒙古、遼寧、吉林三省區交界處附近消散。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天氣系統行進的平均時速大約為
A. 10kmB. 25kmC. 40kmD. 60km
【2】登陸時,該天氣系統最可能是
A. 冷鋒B. 熱帶氣旋C. 鋒面氣旋D. 暖鋒
【3】該天氣系統能夠持續北上,主要原因有
①登陸后,大都靠近海岸線行進補充水汽 ②行進路線中,地形阻礙小
③亞洲高壓勢力強,推動力大 ④登陸時,在該類天氣系統中勢力最強
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 3: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玻璃棧道(臺、橋)一般建在風景壯美、地勢險峻的山岳峽谷中,大多沿著懸崖絕壁而建。(下圖)游客由此體驗了玻璃觀光項目。
說明玻璃棧道對游客的吸引力及游客在玻璃棧道上游覽時需注意的事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北半球某地等壓線分布圖和鋒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C、D四處所繪箭頭能正確表示當地風向的是 。
(2)圖中天氣系統②是_____,中心氣流 (上升或下沉),在其控制下天氣狀況多 。
(3)圖中A、B兩處相比,風力較大的是 ,原因是 。
(4)入冬以來12月16日威海市出現了最強一次降雪,并伴隨強風,氣象臺發布了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提醒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防范工作。據此分析,此次天氣變化主要受____________天氣系統(填甲或乙)的影響。該天氣系統過境后的天氣狀況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岡底斯山橫貫我國西藏自治區西南部,與喜馬拉雅山脈平行。下圖為1970-2016年岡底斯山各海拔冰川面積變化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岡底斯山的地質構造成因是
A.板塊擠壓,褶皺上升B.板塊擠壓,斷裂上升
C.板塊張裂,褶皺上升D.板塊張裂,斷裂上升
【2】在海拔6300-6600米之間,岡底斯山冰川面積減小較少,主要影響因素是
A.氣溫B.植被C.太陽輻射D.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圍繞著40億光年外的類太陽恒星巨蟹座55A運行的“超級地球巨蟹座55e”,它的直徑是地球的2倍,質量是地球的10倍,沒有自轉運動,公轉周期18小時。晝半球的最高溫度將近2426.8攝氏度,晝夜半球的溫差高達1300攝氏度。
完成問題。
【1】該“超級地球”可能位于( )
A.地月系B.太陽系
C.銀河系D.河外星系
【2】該“超級地球”溫度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質量龐大B.距恒星近C.公轉周期短D.沒有大氣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某日,到開羅(東二區)旅游的小明在當地時間22:50收到同學在山東青島拍攝后立即傳來的照片(如圖:青島著名的“石老人”日出景觀)。略去網絡傳輸時間。
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
【1】拍照時,北京時間可能是
A.6月8日 4:50B.12月8日4:50
C.6月9日 16:50D.12月9日16:50
【2】小明在開羅游玩了一個星期,回到青島后,也想在同一地點同一時刻拍攝同樣景象的照片(不考慮天氣狀況),那么,拍攝日期可以選擇在
A.6月15日B.12月15日C.7月6日D.1月5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