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區地形、河流分布,該地區土地利用類型主要為耕地。為發展經濟,改善環境,該地提出了兩種土地利用結構調整方案,以及兩種方案的預估經濟、環境效益(下圖)。
(1)簡述該地區地形特征。
(2)評價該地區地形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從可持續發展觀點來看,哪種調整方案更為合理,并闡釋理由。
【答案】(1)①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小;②地形崎嶇、西北高東南低;③西北主要為山地,東南主要為丘陵和沿海平原;④海岸線曲折,多港灣、島嶼和沿海灘涂。
(2)有利影響:山地、丘陵、平原、灘涂等土地類型多樣,有利于開展林業、牧業、耕作業、漁業等多種經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利于夏季風抬升,削弱冬季風的影響不利影響:①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面積小,耕地比重小;②地形崎嶇,地塊小,不利于大型機械化發展;③地形起伏大,易發生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任答兩點)
(3)方案②方案②生態林、草地比重大,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能力強,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利于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解析】
(1)地形特征主要從地形類型、地勢高低分布,由于臨海,還要從海岸線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①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地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小;②地形崎嶇、西北高東南低;③西北主要為山地,東南主要為丘陵和沿海平原;④海岸線曲折,多港灣、島嶼和沿海灘涂。
(2)本題考查地形對農業的影響。有利影響:土地類型多樣,適應多種經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利于抬升夏季風,削弱冬季風。不利影響: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面積小,耕地比重小;地形崎嶇,地塊小,不利于大型機械化發展;地形起伏大,易發生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3)本題考查農業可持續發展。從圖中可以看出方案②生態林、草地比重大,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能力強,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利于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方案①剛好相反,且長遠看,增加農民的收入不如方案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讀“我國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長示意圖”,回答下題。
有關該市人口數量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從總體上看,該市人口數量的變化以機械增長為主
B. 該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整體呈上升趨勢
C. 影響該市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
D. 該市人口新生嬰兒數量呈上升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安徽省1990~2030年城市化水平統計及預測。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標志是
A. 城市數量B. 城市人口數量
C. 城市用地規模D.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2】目前安徽省城市化進程的特點是
A. 水平高,發展慢B. 水平較高,發展快
C. 水平低,發展慢D. 水平較低,發展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城等高線(單位:m)地形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示區域內M山與甲村之間的高差可能為
A. 290 mB. 300 mC. 490 mD. 500 m
【2】有關圖示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 ②從P點能看到甲村
③R河段的流向是從西北到東南 ④甲村所在地形區地勢四周高、中間低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字母C所代表的節氣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有關勞動節前后太陽直射點位置和地球公轉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公轉到AB間,速度逐漸減慢
B. 公轉到BC間,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
C. 公轉到CD間,速度逐漸加快
D. 公轉到DA間,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全新世(開始于1.15萬年前)以來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變遷狀況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如果僅考慮氣候變化對海岸變遷的影響,則全新世以來該地氣候冷暖變化特征是( )
A. 逐步變暖 B. 先冷后暖
C. 逐步變冷 D. 先暖后冷
【2】氣候變化會對海岸變遷產生影響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水侵蝕能力的變化
B. 極地冰川融凍速度的變化
C. 河流泥沙沉積速度的變化
D. 海岸地貌形態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江南丘陵地區某河流干支流分布圖及其干流河床對應的地形剖面。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某地質愛好者在N地附近,發現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鵝卵石與細沙共存現象,原因可能是( )
A. 該河段落差大,流速急,搬運能力強
B. 該河段流量大,河流侵蝕能力強
C. 該河段降水季節變化大,導致河流流速變化大
D. 該河段降水少,地勢起伏小,沉積作用顯著
【2】該河流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段是( )
A. M以上河段
B. MN之間
C. NT之間
D. TS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我國蔗糖產業的重心從臺灣不斷西移,1993年后,廣西甘蔗種植面積和蔗糖產量穩居全國首位。廣西地跨北回歸線,其東部、北部和西北部為山地,中南部是平原。圖12為“2016年廣西蔗糖產量分布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我國蔗糖產業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A. 東部地區產業升級 B. 東部地區環境退化
C. 廣西生產成本較低 D. 廣西消費市場廣闊
【2】廣西中南部成為甘蔗種植集中區域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技術 B. 資金 C. 地形 D. 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域某季節平均等溫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中10℃等溫線彎曲的原因是()
A. 受到洋流的影響 B. 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C. 緯度的差異 D. 地形和地勢的影響
【2】圖示季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太平洋北部出現阿留申低壓
B. 東亞盛行西北季風
C. 亞洲氣壓中心為印度低壓
D. 上海氣候溫和多雨
【3】下列關于M處海峽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海峽是亞洲和北美洲分界線 B. 該海峽溝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
C. 該海峽終年結冰 D. 該海峽是德雷克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