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6為地球公轉示意圖,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13分)
(1)如果A位置為二分日二至日之一,說出地球由A位置公轉到B位置的過程中,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特點。(2分)
(2)在甲圖中用字母M標出直射點、用箭頭表示太陽光線(光線畫在甲圖左側)、用陰影表示夜半球。(3分)
(3)甲圖中Q點所在晨昏線屬于 線(晨線或昏線),該點上的太陽高度角為 。(4分)
(4)簡述地球由B位置公轉到C位置過程中,甲圖中M點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特點。(4分)
(1)公轉速度漸慢,過遠日點后逐漸變快(快—慢—快) (2分)
(2)(3分)
(3)昏線,0°(4分)
(4)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先變大,達到90°后再變小。
晝夜長短變化:晝漸長,夜漸短(4分)
【解析】本題考查地球運動的綜合分析。(1)根據圖示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判斷,A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上,判斷為夏至日,B為秋分日,從6月22日到9月23日,地球公轉經過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故公轉速度的變化為先變慢,再變快。(2)甲圖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大約位于赤道到南回歸線之間,注意直射陽光為經過地心和直射點的連線的延長線;晨昏線過地心與陽光相垂直。(3)順著自轉方向經過Q點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故判斷為昏線;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為0.(4)從B點公轉到C點,太陽直射點先逐漸接近M點,再逐漸遠離,故正午太陽高度先變大,再變小;太陽直射點向南移,故南半球的M點晝長變長。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山東省濰坊市三縣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3分)閱讀圖文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坎昆世界氣候大會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6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方會議,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濱城市坎昆舉行。
材料二 圖是坎昆世界氣候大會期間某時的光照圖。
(1)在下圖(地球公轉軌道圖)中繪出赤道平面和坎昆世界氣候大會期間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大致位置。(2分)
(2)從__________(字母)到__________(字母),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此時北半球處于_____半年。此半年時間為186天,請簡單說明較另半年長的原因。(5分)
(3)根據材料1,判斷材料2光照圖的自轉方向為____________ (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2分)
(4)下圖中能正確示意此日期前后亞歐大陸與太平洋間氣壓分布與大氣環流狀況的是:( ) (1分)
(5)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全球氣候變化,人類應該采取哪些相應的措施?(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山東省濰坊市三縣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3分)閱讀圖文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坎昆世界氣候大會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6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方會議,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濱城市坎昆舉行。
材料二 圖是坎昆世界氣候大會期間某時的光照圖。
(1)在下圖(地球公轉軌道圖)中繪出赤道平面和坎昆世界氣候大會期間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大致位置。(2分)
(2)從__________(字母)到__________(字母),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此時北半球處于_____半年。此半年時間為186天,請簡單說明較另半年長的原因。(5分)
(3)根據材料1,判斷材料2光照圖的自轉方向為____________ (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2分)
(4)下圖中能正確示意此日期前后亞歐大陸與太平洋間氣壓分布與大氣環流狀況的是:( ) (1分)
(5)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全球氣候變化,人類應該采取哪些相應的措施?(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