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京周圍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 1999年8月5日《科學時報》報道:“天漠”逼近京城記者盧家興報道:距北京最近的沙丘僅有70km,它位于北京西北部的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小南辛鄉。懷來縣是北京的西北門戶,擔負著為北京阻沙保水任務。它海拔比北京市區高500m左右,居北京的上風向,是西北氣流侵入北京的重要通道,這里的沙化直接加大了北京的風沙危害,增加了北京市區的降塵、泥雨。
當地人稱這里為“天漠”,它由三個大沙丘組成,北臨北京市永定河的“生命之源”——官廳水庫,南靠軍都山,正好在延慶縣和懷來縣的分界線上。每年都有幾十萬噸沙子落在這里,幾十年來已囤積了總面積為17公頃的沙丘,并以每年10~20m的速度向北京方向移動。
記者從當地居民那里了解到,過去,這里曾經是一片“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現在,大部分土地沙化、鹽堿化嚴重,荒漠化面積約有1萬公頃。由于無法種地,當地許多人改放牧為生。據實地了解,“天漠”周圍共有10多個村莊,平均每個村莊有1000多頭山羊,羊群的啃食使本已稀疏的植物越來越少。
材料三 2000年春節期間,股市大漲,其中“中關村”科技股,上漲幅度很大。顯示人們對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寄予厚望。
回答:(1)圖示地區主要的工業部門有________,決定北京“中關村”高技術工業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此類工業布局最典型的代表地是美國的________,其布局類型屬于________型。
(2)試分析該地區工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________。
(3)北京限制重工業進一步發展的原因是________。
(4)“天漠”周圍的農民改為以放牧為生,這對當地環境會產生哪些影響?
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0年聯合國坎昆氣候會議于11月29日到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舉行,閱讀墨西哥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墨西哥全國面積5/6左右為高原和山地。墨西哥高原居中,兩側為東西馬德雷山,沿海多狹長平原。墨西哥首都為墨西哥城。 (1)從溫度帶位置、海陸位置及該國所處的大洲位置,概述墨西哥的地理位置特征。
(2)根據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斷,墨西哥的西部、南部和尤卡坦半島屬于 ,東部沿海屬于 氣候。解釋墨西哥東部沿海出現該氣候類型的原因。
(3)從墨西哥農業與資源分布圖上看出:墨西哥棉花生產分布的特點是 。從棉花喜熱、好光、耐旱的生長特點分析,形成該分布特點的原因是 。從其經濟作物的種植上看,墨西哥除旱作農業外,還有農業地域類為 。 (4)從墨西哥主要產業分布圖上看出:墨西哥的石油化工和煉油業是其支柱產業,該支柱產業形成的基礎是 ,墨西哥的電腦、電子和汽車裝配業也是其優勢產業,分析這些產業在墨西哥發展的優勢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德國地處歐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內,鄰近法國、荷蘭、比利時等九個國家,魯爾區是其典型的傳統工業區。
材料二:遼中南地區是我國著名的傳統工業區,是我國重工業、基礎工業和國有大中型企業最集中的地區。改革開放以來,遼中南重工業基地在全國經濟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水資源也愈感短缺。
材料三:德國魯爾區工業區和遼中南工業區圖(圖3)
圖3
1.根據所給材料,分析遼中南工業區和德國魯爾區的發展傳統工業條件的異同點,并填寫下表。
工業區
|
相同點 (從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分析) |
不同點 (從自然條件分析) |
德國魯爾區
遼中南工業區 | ① ② ③
|
①
②
|
2.針對遼中南工業區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既可緩解水資源短缺的狀況,又使經濟得到持續發展:
開源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節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咸潮是指沿海地區海水通過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進陸地區域后,水中的鹽分仍然達到或超過250毫克/升的水文現象。
材料二:2009年第三次咸潮于2月12日17時(農歷一月十八)起入侵長江陳行取水口,對上海供水形成嚴峻考驗。據介紹,一般當氯化物含量達到200毫克/升時,水就會有明顯的咸味,而這次咸潮的氯化物含量已超過1000毫克/升。
(1)海水運動通常表現為三大形式:波浪、潮汐和 ,其中,目前人類利用較多的是 發電。
(2)天文因素往往會助長咸潮的產生,下列可能會引發特大咸潮的是( )
A.月地連線與日地連線相垂直 B. 地、月、日幾乎在同一直線上
C.地球公轉速度變慢 D. 太陽活動的活躍期
(3)咸潮多發生在河流的 地區, 季節頻發,其主要原因是
(4)咸潮發生時可能對當地的自然環境及生產生活帶來哪些不利影響?
(5)減輕咸潮對上海影響的有效措施是( )(多項選擇)
A.啟動預警預報系統,新辟取水口 B. 開放上游水庫蓄水,增加河口徑流量
C.跨流域調水,保證城市供水 D. 建立海水淡化廠,淡化含鹽的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2005年1月6日,中國人口總數達到13億(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13億人口日的宣傳主題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分布,開發人口資源,維護人口安全,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材料二 據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人士介紹, 經過30年的艱苦努力,我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過快增長,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歷史性轉變,人口總和生育率(所有婦女的累計生育率)從20世紀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世界60億人口日和中國13億人口日也因此各推遲了4年。
材料三 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按現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中國人口總量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將達到峰值14.6億。據分析,在未來20年間,中國每年凈增人口將保持在1000萬左右。2002年中國15~64歲適齡勞動力將高達9.4億,占總人口的65%左右。與此同時,老年人口比重將從現在的7%增加到11.8%,預測當峰值到來時,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將高達23%。
(1)關于我國環境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我國環境人口容量在16億人左右 B.我國環境人口容量最高應控制在13億左右
C. 我國目前人口已大大超過環境人口容量的極限值
D. 我國目前人口達到13億,人口與環境尚屬良性循環的關系
(2)下列有關人口生育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人口的自然增長取決于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變動 B.出生率是決定生育率的基礎
C.環境對人口數量變化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影響生育率和死亡率來實現
D.影響生育率的環境因素主要是氣候、水、土壤等
(3)我國人口與一些資源之間的矛盾已經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
① ;
② 。
(4)我國人口已達到13億,必須正視人口增長與環境關系的現實矛盾,堅定不移地執行
和 等基本國策。
(5)面對我國“白發浪潮”(老齡社會)的到來,你認為應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根據所學知識回答有關問題。(共28分)
材料一:2012年5月8日北京時間12點,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達歐洲冰島訪問,在雷克雅未克考察赫利舍迪地熱電廠并與冰島地質工作者和聯合國大學地熱學院學生代表座談。其中來自肯尼亞的學生帕斯菲卡、來自中美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薩爾瓦多的學生羅柏圖和來自中國的學生黃嘉超都談到自己的國家地熱資源豐富及未來對開發本國地熱的美好憧憬與加強不同國度之間合作的愿望,溫總理說當今世界,能源正孕育一場變革,要特別關注兩個領域:一個是最近發現的頁巖氣,另一個是地熱。這兩個領域以往沒有被重視,現在正孕育著很大的突破。
材料二:圖8是有關國家的世界地圖
材料三:中國在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期間實現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十二五”期間,中國計劃將單位GDP能耗再降16%,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17%。中國努力的方向是改造原有電廠,建設新能源電廠,其中就包括地熱電廠。中國要向聯合國有關組織、特別是冰島等開發地熱比較先進的國家學習。
(1)2012年5月8日,圖8中三個國家,白晝最長的是 ,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的是 ,5月8日北京時間12點時,三國當中仍為7日的國家是 。(6分)
(2)肯尼亞的氣候類型是 。肯尼亞這種氣候類型的形成受 因素影響。(4分)
(3)冰島、薩爾瓦多和肯尼亞三國地熱都很豐富,從能量來源來看,地熱資源屬于地質作用中的 作用,其中冰島地處板塊的 邊界,薩爾瓦多地處板塊的 邊界(6分)
(4)總理所說的頁巖氣,是埋藏在 巖(巖石按成因分類)中的一種能源,該類巖石通常具有什么樣的特點?(6分)
(5)根據有關材料及相關知識,說出我國大力開發地熱資源的積極意義。(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