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假想陸地的一部分,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甲地的氣候類型是 ( )
A. 熱帶季風氣候 B. 亞熱帶季風氣候
C. 地中海氣候 D. 熱帶草原氣候
【2】下列地區,河流有冰期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F為一小島,1月份小島西側 ( )
A. 月平均氣溫大于0℃,降水量較大
B. 月平均氣溫小于0℃,降水量較大
C. 月平均氣溫大于0℃,降水量較小
D. 月平均氣溫小于0℃,降水量較小
【答案】
【1】 C
【2】 C
【3】 A
【解析】
【1】甲地位于30°~40°的亞熱帶地區,不是熱帶地區,排除AD;且甲地位于亞熱帶大陸西岸是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位于大陸東岸,B不符,故選C。
【2】甲和丁位于亞熱帶地區,最冷月均溫在0攝氏度以上,河流沒有結冰期,排除AD。乙地受西風帶和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河流也沒有結冰期,B錯。丙地位于大陸內部,距海遙遠,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年較差較大,冬季氣溫在0℃以下,河流有冰期,故選C。
【3】F島位于大陸東岸季風氣候區,冬季盛行西北風,小島西側位于冬季風迎風坡降水量較大,CD錯誤。島嶼四面環海,氣候海洋性明顯,最冷月氣溫高于同緯度陸地,大于0℃,B錯誤,故選A。
掌握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
(1)首先結合氣候類型的模式圖,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的角度記憶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其次將地理位置與大氣環流因素緊密結合理解不同氣候的特征及成因,并進一步掌握氣候類型的分布。
(2)根據分布規律判讀氣候類型主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從緯度位置確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溫度帶;二是從經度位置確定海陸位置(大陸東、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標定位法確定氣候類型。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小紅隨媽媽參加了表哥的婚禮,婚禮主持人發言時祝賀新人“……早生貴子,多子多福”,單位上的證婚人發言時卻說“……要注意計劃生育”。
材料二 小紅在上網時發現了兩組有關我國婚姻狀況的數據:
甲:2008年上海人均結婚年齡再次推遲,男性平均結婚年齡為32歲,女性平均結婚年齡為29.6歲。比2007年推遲約0.6歲。
乙:香港統計年刊載:1991~2007年香港的離婚判令數與粗離婚率統計圖(粗離婚率指一年內每1 000名15~64歲的離婚人數所占比重)。
(1)材料一中婚禮主持人與單位證婚人的發言反映了我國生育文化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雙選)( )
A.從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B.從多育多子到只生一個
C.從家長包辦到自由戀愛
D.從封建禮教到新社會風尚
(2)試分析近年來上海市人均結婚年齡推遲對人口的影響。
(3)由材料二圖可知,1991~2007年香港離婚率的變化特點是____________,分析這種變化使香港產生的人口問題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提高城鎮化水平,是優化城鄉經濟結構、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因素。下圖是甲乙兩類不同國家城市化發展情況統計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對甲、乙兩類國家城市化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類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
B. 乙類國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
C. 甲類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D. 乙類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
【2】隨著城市化發展
①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不斷上升 ②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
③吸納農村的剩余勞動力,擴大城鄉差別 ④城市成為區域的中心并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圖a、圖b分別示意伏爾加河三角洲位置變化及里海海平面變化。里海海平面下降導致伏爾加河三角洲面積增長,岸線向前推進,這既是河流沉積物堆積的結果,也有海平面下降而使淺水部分出露的功勞。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伏爾加河三角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2000年該三角洲的前緣位置將位于圖a中甲處
B. 里海海平面變化速度與三角洲變化速度一致
C. 1920-1978年伏爾加河含沙量不斷增大
D. 三角洲的增長速度先快后慢
【2】1940-2000年伏爾加河三角洲的變化方向的特點是( )
A. 向東南方向不斷推進 B. 先向東南方向,再向西北方向
C. 向西北方向不斷推進 D. 先向西北方向,再向東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1月13日,甲國的中資港口瓜達爾港正式開航。我國與甲國修建了通往瓜達爾港口的鐵路,該港口通航后,中國石油運輸路程將縮短85%。可以作為東亞國家轉口貿易的出海口。下圖為甲國所在地區的區域分布圖。
(1)描述甲國的地理位置特征。
(2)分析A、B兩地降水差異的形成成因。
(3)比較M河和N河流的水文特征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山東丘陵某區域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優質蘋果樹多種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樹開花早。下圖中能正確反映這一現象的是( )
【2】關于M、N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M地由于地形阻擋,不受夏季風影響
B. M地位于來自海洋的冬季風迎風坡,冬季降水多于N地
C. N地位于夏季風迎風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為主
D. M、N兩地降水的季節變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南亞的熱帶雨林被人類大規模開發利用。研究發現,當地方便面產業的快速發展已嚴重威脅到雨林中珍稀動物紅猩猩的生存。下圖為東南亞地區油棕產業鏈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依據資料推斷
A. 油棕產業符合可持續發展中的公平性原則
B. 延續傳統的熱帶雨林遷移農業,能避免雨林生態環境惡化
C. 熱帶雨林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效益
D. 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生態可持續發展相互矛盾,不可協調
【2】油棕產業鏈中
A. 油棕種植業屬于小型自給自足農業 B. 棕櫚油榨取工業企業應靠近原料產地
C. 方便面生產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D. 油棕產業鏈常形成綜合性工業地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圖(圖甲)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圖乙),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地年降水量(高于或低于)400毫米,B地等溫線向南凸出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2)結合圖甲、圖乙,描述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和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并說出主要影響因素。
(3)甲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和成都平原相比,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畎畝法”是我國最早出現的農業耕作技術。對耕地采用“上田棄畝(壟)”;“下田棄畎(溝)”。完成下面小題。
【1】與左圖相比,右圖耕作方式中的農作物生長的優勢是是
A. 晝夜溫差大 B. 土壤水分足 C. 光照條件好 D. 風沙災害少
【2】該耕作方式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具有
A. 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B. 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C. 垂直地帶分異規律 D. 地方性分異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