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經濟因素對人口遷移是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經濟越發展,人口在地區之間的遷移就越明顯地受經濟條件的制約。據此回答(1)~(6)題。
(1)影響圖中所示國家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部耕地充足,土地生產潛力大
B.西部礦產資源豐富,有利于制造業的發展
C.西部、南部離海洋近,水資源豐富
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氣潔凈、環境優美
(2)下列城市中,是因為礦產資源的開發而吸引大量人口遷入的是
[ ]
①開羅 ②伯明翰 ③約翰內斯堡 ④悉尼 ⑤攀枝花 ⑥新德里 ⑦大慶
A.①③④⑥ |
B.②④⑤⑦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⑦ |
(3)20世紀80年代,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的設立,導致人口大量遷入,其主要原因是
[ ]
A.深圳、珠海經濟條件的改善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訊事業的發展
D.深圳、珠海自然條件的改善
(4)受環境的影響,人類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人口遷移的活躍程度不同。下列時期中人口遷移最不活躍的是
[ ]
A.原始社會 |
B.農業社會 |
C.工業社會 |
D.現代信息社會 |
(5)下圖中的①②③④示意反映了一些國家近幾十年來國內人口遷移狀況,這些國家依次是
[ ]
A.①德國 ②俄羅斯 ③日本 ④美國
B.①俄羅斯 ②德國 ③美國 ④日本
C.①美國 ②日本 ③俄羅斯 ④德國
D.①日本 ②美國 ③德國 ④俄羅斯
(6)我國西部大開發引起人口遷向西部,起決定作用的社會因素是
[ ]
A.經濟因素 |
B.交通通訊 |
C.文化教育 |
D.婚姻家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6為“中國農業綜合開發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1~13題。
11.造成我國各地農業生產發展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 B.勞動力、技術
C.氣候、地形 D.市場、交通
12.與①區相比,③區糧食生產的優勢條件是
A.機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水熱資源豐富 D.人均耕地面積大
13.下列地區中,既體現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農業生產活動是
A.②區進行鹽堿地改良,大力發展節水農業
B.③區充分利用光照優勢,發展大棚農業
C.④區加速開發熱帶森林,擴大種植園面積
D.⑥區增加牲畜數量,擴大畜牧業規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浙江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地區中,光照資源最豐富的是
A.非洲中部的剛果盆地 B.亞歐大陸中部的內陸地區
C.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 D.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