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表示某企業廠址與原料和產品運費的關系,等值線數值表示每萬元產值的運輸費用。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企業有可能是( )
A. 飲料廠 B. 制糖廠 C. 機械廠 D. 化工廠
【2】甲、乙、丙、丁地理位置的共同特點是,均靠近( )
A. 山脈 B. 交通干線 C. 河谷 D. 農業帶
【3】若僅考慮原料和產品的運費成本因素,該企業廠址最適宜選在圖示中的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流域面積廣闊,地貌類型多樣。圖甲為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區)的金沙江干熱河谷景觀,該地區森林覆蓋率低。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甲所示河谷中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
A. 氣候炎熱干燥,巖石物理風化嚴重
B. 河谷多大風天氣,風力搬運作用強烈
C. 河流流速和流量減小,碎石大量沉積
D. 滑坡和泥石流多發,碎石堆積較多
【2】金沙江干熱河谷對長江三峽水庫存在著較大的危害,主要是因為該地區
A. 水土流失嚴重 B. 碎石裸露面積廣
C. 河流流速較快 D. 河水蒸發量巨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地圖上取消陸地和海洋,僅畫出人類密集地區,面積較大的人類密集區被稱為人類大陸。世界上共有四個人類大陸。讀世界人口分布的人類大陸圖,回答下列各題。
【1】D處只形成了一個孤島而沒有形成人類大陸的原因是( )
①D處深居內陸,環境承載力低,難以形成大面積人口稠密區 ②D處地處沿海,寒流強大,高溫干燥,人煙稀少、跠處利用高山冰川融水發展綠洲農業,形成人口稠密區、蹹處資源豐富,環境承載力強,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有關圖中A處人類大陸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诶淆g化問題嚴重、鄢鞘谢礁撸r村勞動力過剩、芩劳雎瘦^高、莩鞘谢俣葴p緩,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奕丝谠偕a類型屬于過渡型
A. ①④⑥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江蘇省正在加快開發沿海產業帶。能源工業是沿海產業開發的重要方向之一。下圖為江蘇沿海產業帶簡圖。
(1)請簡述江蘇發展核電的主要原因。
(2)分析江蘇省沿海產業帶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文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所有物質財富
B. 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傳統性
C. 文化就是指人類社會意識形態
D. 精神上的東西才能稱為文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高速鐵路是指新建設計開行250公里/小時(含預留)及以上動車組列車,初期運營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時的客運專線鐵路。到2015年底,高鐵運營里程達到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0%以上。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受高鐵影響未來的城市形態最有可能發展成為
【2】高鐵的開通最先影響到一個城市的
A. 城市等級 B. 服務范圍 C. 功能分區 D. 行政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調查報告,發達國家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多達5000萬噸,其中75%沒有經過正規回收處理,大都非法輸往發展中國家。讀電子垃圾主要物質質量比例表,完成下列各題。
【1】【1】發達國家將電子垃圾大量輸往發展中國家的原因主要是
A. 環保意識差
B. 回收利用價值低
C. 成分復雜,回收技術難度大
D. 勞動力缺乏,回收成本高
【2】【2】實現電子垃圾的無害化處理與回收,需要加強國際合作。這符合可持續發展的
A. 公平性原則 B. 持續性原則 C. 階段性原則 D. 共同性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調查發現是B地植被生長比A地更茂盛,原因是B地( )
A.位于向陽坡,光照更充足
B.坡度更緩,土層更厚,土壤水份條件好
C.地處迎風坡,降水更多
D.溫度更高,熱量條件更好
【2】圖中18℃等溫線分布( )
A.受東部山脈影響向北凸出
B.受低地影響,通過Q處
C.受河谷地形影響,通過P處
D.受海陸位置影響與緯線平行
【3】圖上熱帶風暴在經過甲地的過程中不可能出現( )
A.過境前甲地吹西北風
B.過境時甲地河流含沙量變大
C.過境時甲地河流流量劇增
D.過境后風暴潮勢力強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