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東南沿海某地區土地利用變化圖,回答問題。
(1)圖中顯示城市化過程中主要表現為城市用地規模______________。
(2)圖中顯示,該城市發展較快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該城市化過程中,日益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解決過快城市化出現問題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東部某城市工農業發展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甲處應優先發展的大型工業企業是 廠,試分析該工業在此處布局的區位優勢。
(2)列舉兩類適宜在圖中乙處發展的工業部門。
(3)該城市在丙處擬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簡述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臺灣省人口金字塔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過程能夠明顯反映臺灣省 ( )
A. 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 B. 人口出生率不斷上升
C. 人口死亡率不斷上升 D. 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上升
【2】預測到2031年臺灣省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 )
A. 人口增長速度快 B. 人口老齡化程度高 C. 就業壓力太大 D. 性別結構嚴重失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城市化戰略設想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關于該區域城鄉人口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2020--2030年鄉村人口都轉移到了郊區
B. 2050年鄉村人口只占30%
C. 2050年中心城區人口數量與2000年相同
D. 2040年郊區人口超過鄉村人口
【2】下列關于該區域城市化水平的敘述,正確的是
A. 2020年以來城市化水平先提高再下降
B. 2010年城市化水平約為50%
C. 2030年以后郊區人口比重增速降低
D. 2040年以后城市化水平基本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我國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圖。讀圖,完成問題。
【1】下列對甲、乙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地地勢比乙地高 B. 甲地中雪,乙地中雨
C. 甲地氣壓比乙地高 D. 甲、乙兩地風向均為偏北風,乙地風力較強
【2】導致圖中雨雪分界線在甲、乙兩處發生彎曲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 B. 大氣環流 C. 地形 D.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年降水量僅200mm左右但蒸發量達1600mm的銀川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譽。因黃河貫穿,早在2000年前,當地將黃河水通過引水渠引入銀川平原灌溉農田,發展農業。1958年8月開工建設的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結束了銀川平原兩千多年無壩引水的歷史。下圖為銀川平原古灌區渠系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引水渠中,海拔最高的是
A. 唐徠渠 B. 惠農渠 C. 漢延渠 D. 秦渠
【2】長期維持引水渠功能必須解決的問題是
A. 大水漫灌 B. 河水蒸發 C. 泥沙淤積 D. 河水下滲
【3】興建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對銀川平原的直接影響是
A. 增加灌溉面積 B. 緩解土壤鹽堿化
C. 增加農產品種類 D. 提高通航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滇中引水工程從麗江市石鼓鎮上游金沙江右岸取水,沿線經過麗江、昆明、紅河等6個州市,終點為紅河新坡背。輸水總干渠布置隧洞63座,總長607.44千米,占干渠總長的92%。下圖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滇中引水總干渠如此選線的優勢不包括
A. 充分發揮高差優勢,自流引水 B. 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質清潔
C. 線路短,工程量小 D. 水量較大,便于為沿線城市供水
【2】引水工程建成運行后,為滇中地區帶來的社會效益表現為
①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態及水環境狀況 ②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增強民族團結③有效保障工業生產用水,促進經濟發展 ④增加就業機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滇中引水工程采用隧洞輸水方式,有利于
①減少水量蒸發 ②增加下滲,回補地下水 ③改善沿線生態環境 ④充分保障供水水質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39 歲年齡段勞動力數量和比重的變化,是一個地區經濟競爭力變化的重要標志之一。下圖為 1980—2016 年廣東和長三角地區的 GDP、20-39 歲常住人口及該年齡段戶籍人口占全國比例變化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1980—2016 年,與廣東相比,長三角地區
A. GDP 所占比例始終較低 B. 20-39 歲常住人口所占比例上升幅度更小
C. 20-39 歲戶籍人口總量減少 D. 經濟總量增長慢且經濟競爭力減弱
【2】為應對大量的外來流動人口,長三角地區應采取的措施是
A. 限制城郊農業發展 B. 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C. 發展鋼鐵等傳統工業 D.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區域協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極冰蓋表面的劇烈輻射冷卻使得近地層空氣密度增大,海拔較高處近地層空氣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氣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運動,形成下降風,其風力大,破壞性強。讀南極大陸等高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形成過程分析,下降風現象和常見的大氣運動現象相似的是
A. 海風 B. 陸風 C. 山風 D. 谷風
【2】在我國四個南極科考站中,下降風最為典型的科考站是
A. 長城站 B. 昆侖站 C. 泰山站 D. 中山站
【3】根據所學知識,分析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A. 圖中下降風典型地區的風向以偏東風為主
B. 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風的強度較大
C. 研究下降風,對于南極科考的順利進行有積極意義
D. 出現下降風時,近地面大氣中會出現逆溫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