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01年初,一份以3000名科學家的調查為基礎撰寫的報告預言:到2010年海平面將在現有基礎上上升18—80厘米。在過去十年里,海水已經侵蝕了圖瓦盧1%的土地。11月15日,美國權威的華盛頓地球政策研究所專家預言:如果地球環境繼續惡化,在50年之內,由9個小島組成的圖瓦盧將全部沒入海中,在世界地圖上永遠消失。據悉,基里巴斯、庫克群島、瑙魯和西薩摩亞等低地島國也面臨著和圖瓦盧一樣的威脅。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近百年來氣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氣候變化歸結于( )
A. 城市熱島效應B. 地質天文原因
C. 地區現代戰爭D. 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
【2】大氣中CO2含量與日俱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海平面上升B. 森林越來越多
C. 臭氧大量減少D. 大量燃燒煤、石油等,不斷向大氣中排放CO2
【3】全球變暖對局部地區能帶來一些好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高緯度地區會變得適宜于溫帶作物分布B. 全球變暖,能源消耗總量減少
C. 全球變暖利于美國小麥帶的農業生產D. 冰川大量融化,淡水資源增多
【4】防治全球變暖應采取( )
A. 各國要制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不要去管別的國家
B. 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C. 砍伐森林,滿足人們對木材的需求
D. 禁止燃燒排放二氧化碳的礦物燃料
【答案】
【1】D
【2】D
【3】A
【4】B
【解析】
【1】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溫室效應增強的結果。選D。
【2】大氣中CO2含量與日俱增的最主要原因是森林越來越少,大量燃燒煤、石油等,不斷向大氣中排放CO2造成的。臭氧大量減少破壞臭氧層,加劇全球變暖,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海平面上升是全球變暖造成的,不是原因。據此選D。
【3】全球變暖使高緯度地區熱量增多可能會變得適宜于溫帶作物分布;全球變暖,能源消耗總量可能會增大;全球變暖使美國小麥帶氣候變化,可能會對農業產生不利影響;冰川大量融化,全球淡水資源減少。據此分析選A。
【4】防治全球變暖應加強國際合作,各國要積極制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各國要保護森林,以更好地利用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保護環境的鞥;減少使用燃燒排放二氧化碳的礦物燃料。據此選B。
全球變暖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其中,人為原因包括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毀林導致溫室氣體增多,溫室效應增強等。全球變暖會引發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降水量發生變化,部分地區出現水源短缺;出現“糧荒”;自然災害加劇,損失加重;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物種多樣性受損,生態系統破壞;極端天氣頻繁等。為減緩全球變暖進程,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植樹造林,增加對溫室氣體的吸收;加強技術研究,如培育耐旱新品種,工業節能技術的應用和推廣;通過經濟、行政手段加強環保工作的實施;加強工程建設和防御機制建設以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都城選址在整個國家宏觀視角下,既是地理選擇,也是政治選擇。
分合聚散使中國歷史上存在統一王朝與地方政權,然而無論哪一類政權建國與立都是并行的兩件大事。都城確立在什么地方不僅決定統治者權力核心的地理歸屬,而且影響著政權的昌運………偌大的國家究竟將國都設置在什么地方,既要滿足統取全國的需要,又要保障自身的安全,眾多的古都看似無序,但在地理的視角下不難看到其共同的基點。
——韓茂莉《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
(1)說出北京市水資源的主要來源,并從用水的角度說明實現北京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安徽省潛山縣境內的天柱山,曾被漢武帝封為南岳。山上“峰無不奇,石無不怪,洞無不杳,泉無不吼”,兼有雄、奇、靈、秀等美感特征,然而,那兒游人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游覽價值欠缺 B. 市場距離太遠
C. 地區接待能力尚差 D. 交通通達性不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下列關于GIS在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說法錯誤的是
A. 通過對有關信息的分析、加工,建立能反映區域內各種因素相互關系,揭示區域結構、特征和發展規律的模型
B. 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所提供的查詢檢索、空間分析等功能,還可以對區域內自然資源和條件、區位和交通條件。人口和勞動力條件,以及經濟和社會條件進行更精確的分析、評價。
C. 在利用RS、GPS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礎上,運用GIS可以對環境和自然災害進行動態的檢測及評估預測
D. GIS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還沒有得到推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轎車越來越多地進入家庭。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家庭轎車的大量使用能夠( )
A. 降低燃油消費 B. 提高交通效率 C. 擴大居民出行范圍 D. 節省城市用地
【2】對大城市來說,大量使用家庭轎車有利于( )
A. 緩解道路交通壓力 B. 提高道路運行能力 C. 城市連片發展 D. 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3】家庭轎車的大量使用,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是( )
A. 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層空洞 B. 大范圍的水體污染
C. 大規模的酸雨危害 D. 城市大氣質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浙江農民到云南“經營土地”,如東川鼽有100多戶、300多人浙農舉家搬來,種植蔬菜水果已達2500多畝。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浙江農民選擇到云南“經營土地”,主要是因為云南
A. 作物品種多 B. 種植技術好 C. 市場需求大 D. 種植利潤高
【2】浙江農民到云南“經營土地”對當地帶來的影響有
①促進了人口向外遷移 ②提高了環境承載力③帶動了當地農民致富 ④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征、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三亞市“十三五”低碳城市建設實施方象》提出將三亞打造成為低碳城市示范城市。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低碳城市建設主要是為了應對
A. 全球變暖 B. 酸雨危害 C. 城市內澇 D. 生物多樣性減少
【2】三亞發展低碳城市的優勢條件是
A. 技術水平高 B. 政府大力支持 C. 氣候宜人 D. 城市密度高
【3】三亞發展低碳城市措施可行的是
A. 減少煤炭使用,提高石油利用比重
B. 大力建設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
C. 建設海綿城市,防止城市內澇
D.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減少私家車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生育率是指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婦女或育齡婦女的實際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數量。東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人口問題最顯著的表現是低生育率和人口外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東三省人口生育率低的原因是
①傳統文化影響②社會養老保障體系較完善③自然條件惡劣④國營企業多,落實計生政策好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東三省人口外流的影響因素及其應對措施分別是
A. 社會文化 新建綜合性大學
B. 自然環境 加大對北大荒的開發力度
C. 政治 取消計劃生育政策
D. 經濟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世紀80年代,K公司發明了膠卷,引領攝影行業發生革命性變化,其生產的膠卷曾占有全球70%市場份額。20世紀末,該公司率先發明數碼拍照技術,隨后因考慮公司轉型的風險,數碼項目被擱置。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數碼相機攝影的快速普及,該公司于2004年中止了膠卷生產業務。2013年,該公司宣布破產。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20世紀末,K公司擱置數碼項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數碼技術
A. 存在技術缺陷 B. 研發費用較高 C. 市場推廣難度大 D. 對膠卷產業沖擊大
【2】K公司膠卷產業在攝影領域走向衰落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市場 B. 技術 C. 資金 D. 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