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工業基地圖并回答:
(1)此圖為________基地、________工業地帶。它的工業中心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本區開放城市為________。
經濟特區為________和________
特別行政區A________B________。
(3)本區工業特點是________
主要工業部門是________等。
(4)本區若與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區進行對比,它們工業特征相同的是
[ ]
A.輕重工業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B.煤鐵資源缺乏能源供應充足
C.商品接近消費地
D.工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交通較發達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為我國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圖中中等城市的分布特點,并寫出長江對重慶形成和發展的作用。
(2)下圖為“成都西北部某地某時刻氣壓和氣溫分布圖”(圖中實線為等壓線,虛線為等溫線)。寫出P1、P2、P3值的大小關系;判斷此時是白晝還是夜晚;并在黑粗線上標注箭頭,表示大氣環流方向。)
資料一 重慶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重、化工業產值比重為70%,重慶力爭在2010年將第三產業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提高至15%。同時,優化提高第二產業,承接以加工制造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初步形成以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材料工業、石油天然氣化工、電子信息、能源和輕紡等為支柱的產業結構。
資料二 重慶能源消費結構
能源 | 煤 | 天然氣 | 電力 | 其他 |
比重(%) | 77.9 | 12.8 | 4.6 | 4.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8為我國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圖中中等城市的分布特點,并寫出長江對重慶形成和發展的作用。
(2)圖9為“成都西北部某地某時刻氣壓和氣溫分布圖”(圖中實線為等壓線,虛線為等溫線)。寫出P1、P2、P3值的大小關系;判斷此時是白晝還是夜晚;并在黑粗線上標注箭頭,表示大氣環流方向(請畫在答題紙上)。
資料一重慶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重、化工業產值比重為70%,重慶力爭在2010年將第三產業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提高至15%。同時,優化提高第二產業,承接以加工制造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初步形成以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材料工業、石油天然氣化工、電子信息、能源和輕紡等為支柱的產業結構。
資料二重慶能源消費結構
能源 | 煤 | 天然氣 | 電力 | 其他 |
比重(%) | 77.9 | 12.8 | 4.6 | 4.7 |
(3)重慶是我國酸雨發生最早、污染最嚴重的工業地區之一,分析其酸雨形成的原因。
(4)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說出重慶為減輕酸雨污染在能源開發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5)重慶從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在承接產業轉移的同時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簡述其承接產業轉移所具備的優勢條件。
(6)你若在夏季去四川西部山區自助旅游,說出此季節需防范的自然災害和應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12.圖8為我國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圖中中等城市的分布特點,并寫出長江對重慶形成和發展的作用。
(2)圖9為“成都西北部某地某時刻氣壓和氣溫分布圖”(圖中實線為等壓線,虛線為等溫線)。寫出P1、P2、P3值的大小關系;判斷此時是白晝還是夜晚;并在黑粗線上標注箭頭,表示大氣環流方向(請畫在答題紙上)。
資料一重慶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重、化工業產值比重為70%,重慶力爭在2010年將第三產業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提高至15%。同時,優化提高第二產業,承接以加工制造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初步形成以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材料工業、石油天然氣化工、電子信息、能源和輕紡等為支柱的產業結構。
資料二重慶能源消費結構
(3)重慶是我國酸雨發生最早、污染最嚴重的工業地區之一,分析其酸雨形成的原因。
(4)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說出重慶為減輕酸雨污染在能源開發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5)重慶從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在承接產業轉移的同時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簡述其承接產業轉移所具備的優勢條件。
(6)你若在夏季去四川西部山區自助旅游,說出此季節需防范的自然災害和應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山東省煙臺市中英文學校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圖為我國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圖中中等城市的分布特點,并寫出長江對重慶形成和發展的作用。
(2)下圖為“成都西北部某地某時刻氣壓和氣溫分布圖”(圖中實線為等壓線,虛線為等溫線)。寫出P1、P2、P3值的大小關系;判斷此時是白晝還是夜晚;并在黑粗線上標注箭頭,表示大氣環流方向。)
資料一 重慶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重、化工業產值比重為70%,重慶力爭在2010年將第三產業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提高至15%。同時,優化提高第二產業,承接以加工制造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初步形成以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材料工業、石油天然氣化工、電子信息、能源和輕紡等為支柱的產業結構。
資料二 重慶能源消費結構
能源 | 煤 | 天然氣 | 電力 | 其他 |
比重(%) | 77.9 | 12.8 | 4.6 | 4.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