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是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和巖溶及其發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為活動干擾,地表植被遭受破壞導致土壤嚴重流失,基巖大面積裸露或礫石堆積的土地退化現象。貴州山區農村薪柴比例占生活能源比重較大。圖甲為貴州石漠化面積百分比,表為山區坡度與土層厚度及侵蝕狀況關系,圖乙為貴州某小區域農業生產布局新穎模式圖。完成下列各題。(13分)
表:
山區坡度與土層厚度及侵蝕狀況關系表
坡度 |
100——15° |
15°——25° |
25°——35° |
>35° |
有機質厚度(cm) |
20 |
16 |
13 |
6 |
土層厚度(cm) |
100 |
82 |
74 |
<30 |
土壤侵蝕量(t/k㎡a-1 |
285 |
3150 |
11700 |
>32000 |
(1)依據圖甲和表中信息,歸納石漠化與地形高度、坡度之間的關系并分析原因。(6分)
(2)圖乙中顯示該地區發展沼氣是解決農村生活能源的重要措施。說明該地農村發展沼氣對山區農業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3分)
(3)分析圖乙中大力建設水利設施的原因。(4分)
(1)海拔大于1000米的地區,水土流失比例大于海拔小于1000米的地區;地形坡度越大,有機質含量越小,土層越薄,越容易發生石漠化。因為海拔越高,降水量和降雨強度越大;地形坡度越大,土層厚度越薄,地表徑流速度越快,地表徑流量越大,對地表沖刷越大,越容易石漠化。(6分)
(2)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減少植被砍伐,可以減少石漠化;沼渣沼液恢復保持土壤肥力;提高能源利用率(3分)
(3)地形起伏大;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缺乏,容易滲漏;土層淺薄,保水能力弱;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季節變化大;農業生產和生活的需要。(4分)
【解析】
試題分析:
據圖可知:海拔1000米以上,石漠化面積比例越大,主要是受地形抬升降水量和降水強度增大,坡度越大,地表徑流速度快,流水侵蝕越強;導致土壤嚴重流失,石漠化越嚴重。
該地農村發展沼氣對山區農業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可從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來分析。
圖乙中大力建設水利設施可結合貴州氣候、地形特征、水資源狀況和農業生產等方面來分析。
考點:我國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產生原因及解決措施。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江蘇省無錫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選修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據報道,貴州省因強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條件,需異地移民搬遷約45萬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礎上,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巖石大面積裸露或堆積地表,呈現出類似荒漠景觀的土地退化現象。回答15-16題:
1.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風力侵蝕 ②流水沖刷 ③流水化學溶蝕 ④氣候干旱 ⑤毀林開荒
A.①③④ B.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2.貴州省所在地形區農業資源綜合開發的合理措施是( )
①發展立體農業 ②建設全國性商品糧基地
③系列開發優勢資源 ④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讀材料一:甲、乙兩圖(甲圖所示雷州半島以西海域為北部灣,有北海、欽州、防城港等良港),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1)―(2)題:
材料一:
(1)讀甲圖,分析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的優勢區位條件。
(2)上面甲、乙兩圖所示局部地區皆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土地荒漠化現象,甲主要表現為石漠化,乙主要表現為沙漠化。試從自然地理方面比較其成因的不同。
(注:石漠化是“石質荒漠化”的簡稱,是在喀斯特地區的脆弱生態環境下,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而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生產能力衰退或喪失,地表呈現類似荒漠景觀的巖石逐漸裸露的演變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貴州部分地區因強烈石漠化失去生存條件,需異地移民搬遷約45萬人。當地的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礎上,由于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巖石大面積裸露,呈現出類似荒漠景觀的土地退化現象。據此回答造成貴州“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風力侵蝕 ②流水沖刷 ③流水溶蝕 ④氣候干旱 ⑤毀林開荒
A.①③④ B.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據報道,貴州省因強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條件,需異地移民搬遷約45萬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礎上,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巖石大面積裸露或堆積地表,呈現出類似荒漠景觀的土地退化現象。回答9~10題。
9.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圖2)
①風力侵蝕 ②流水沖刷 ③流水化學溶蝕 ④氣候干旱 ⑤毀林開荒
A.①③④ B.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10.貴州省所在地形區農業資源綜合開發的合理措施是( )
①發展立體農業 ②建設全國性商品糧基地 ③系列開發優勢資源 ④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