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著名農業科學家袁隆平院士因培育雜交水稻優良品種而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請根據有關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多年來,我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推廣雜交水稻,目前我國雜交水稻栽培面積占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50%。這一現象主要體現的農業區位因素是( )
A. 氣候 B. 市場 C. 政策 D. 科技
【2】近年來,由于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供過于求,稻谷價格明顯下跌。于是有的農民壓縮水稻種植面積而改種其他經濟作物,這反映了( )
A. 自然因素對農業區位選擇影響越來越強
B. 市場需求對農業區位選擇影響越來越突出
C. 交通運輸對農業區位選擇影響越來越小
D. 國家政策對農業區位選擇影響越來越大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以極點為中心的投影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左上角弧線上未指出地球的自轉方向,如果補上,應為________時針方向。
(2)圖中晨線為________,昏線為________。
(3)寫出圖示時刻與北京處于同一日期的范圍占全球的比例。
(4)一架飛機從北京起飛,計劃全程沿經線以每小時1 110千米的速度勻速飛行,由北京經過B點,最后在匹茲堡降落。請回答:
①飛機飛行需要________小時。
②假若起飛時北京的區時為3月21日8時, 那么降落時匹茲堡的區時應為3月______日______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90年代以來有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我國人口數量及人口容量進行了預測,表中內容為一些學者的預測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反映的我國人口合理容量是
A.約15—16億 B.15.1億或16.6億
C.約8—9億 D.約14—15億
19.【2】下列不屬于影響我國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B.地區開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費水平 D.國家人口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第四紀中國重大環境演變事件關系。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Ⅰ、Ⅱ、Ⅲ代表的地理事件正確的排序是( )
A. 海進與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區域干旱化趨向
B. 海進與海退、區域干旱化趨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C. 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海進與海退、區域干旱化趨向
D. 區域干旱化趨向、海進與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2】下列關于地理環境整體性表現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氣候暖濕,利于黃土侵蝕
B. 氣候冷干,利于黃土堆積
C. 青藏高原隆起,導致內部出現寒旱化
D. 若青藏高原移走,東亞季風將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反映南京市主城區地鐵開通前后商業用地、住宅用地和工業用地的價格變化情況。讀表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表中用地類型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甲類用地為住宅用地B. 乙類用地交通通達度最高
C. 丙類用地距市中心最近D. 丙類用地往往靠近交通干線
【2】表中數據給我們的啟示是
A. 江蘇各市都應大力發展地鐵B. 地鐵是南京地價提高的首要原因
C. 提高交通通達度有利于土地升值D. 為抑制房價南京應嚴控地鐵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讀圖
材料二 甲國是繼美國、歐盟以后的番茄產業第三大生產國和第一大出口國,甲國圖示區域憑借優越的地域優勢和產業政策,番茄種植和加工近年來迅猛發展,番茄制品的產銷量占全國的90%以上。
(1)說明L1 河的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2)甲國圖示區域種植的番茄成色好,營養豐富,品質優良,簡析其原因。
(3)甲國圖示區域發展番茄加工——“紅色產業”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
(4)甲國圖示區域農民常在瓜田地里放砂石,簡要說明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晝夜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甲、乙、丙、丁四地按緯度從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乙、丁、丙、甲 C. 乙、丙、丁、甲 D. 甲、丙、丁、乙
【2】當丙地日出時,世界標準時是
A. 前一日18時 B. 當日18時 C. 次日6時 D. 次日18時
【3】此圖所示季節
A. 澳大利亞播種冬小麥 B. 地球公轉速度逐漸加快
C. 法國進入冷飲暢銷期 D. 巴西熱帶草原正值干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歐洲西部某城市及其郊區氣溫和降水統計資料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城市所處平原的農業地域類型可能是 ( )
A. 水稻種植業B. 乳畜業C. 大牧場放牧業D. 商品谷物農業
【2】圖中①代表的城市功能區最有可能是 ( )
A. 居民住宅區B. 中心商務區C. 工業區D. 科教文化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茶樹喜溫暖、潮濕、蔭蔽、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環境。讀“福建地圖”,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烏龍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國茶的代表。分析說明福建種植烏龍茶的有利自然條件。
(2)為了滿足多元化市場的需求,福建烏龍茶除了生產初級產品外,還大力發展深加工產品,如茶飲料、袋泡茶、茶多酚等的開發,以進一步提高烏龍茶的附加值。說明依托烏龍茶發展工業對福建省的積極影響。
(3)美國佛羅里達州也適合茶樹生長,但引進后難以形成規模,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