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海水稻”是耐鹽堿水稻的俗稱,并非直接生長在海水里,而是在海邊灘涂等鹽堿地生長的特殊水稻,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蟲、耐鹽堿三大特性。2017年在山東省青島市的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試驗基地,袁隆平技術團隊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獲得豐收。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目前,種植海水稻需要多投入
A. 有機肥 B. 淡水 C. 農業機械 D. 農業技術
【2】青島成立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有利的條件是
A. 氣候雨熱同期 B. 鹽堿地面積大 C. 勞動力豐富 D. 交通便利
【3】發展海水稻種植的意義有
①增加糧食產量 ②緩解耕地資源不足③緩解水資源危機 ④保護灘涂濕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
【1】 D
【2】 B
【3】 A
【解析】
【1】文字材料有袁隆平技術團隊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獲得豐收,說明科技投入在海水稻種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故D項正確。
【2】根據文字材料可知海水稻是耐鹽堿水稻的俗稱,并非直接生長在海水里,而是在海邊灘涂等鹽堿地生長的特殊水稻。而青島成立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主要是因為青島臨海,沿海灘涂鹽堿地面積大,故B項正確。
【3】結合我國國情,在原來無法利用的鹽堿地種植“海水稻”可以增加糧食產量,緩解我國耕地不足,減少淡水資源的消耗,增強我國糧食生產的安全性,故①②③正確,A項正確;在灘涂濕地上種植海水稻,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灘涂濕地,故④錯誤。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選修 6:環境保護]
人類活動導致海洋中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海洋環境日趨酸化。英國《科學報告》發表的一項海洋生物學研究指出,長時間暴露在高二氧化碳含量(酸化)的海水中,可能會腐蝕覆蓋在鯊魚皮膚表面非常堅硬的鱗片。可見,海洋酸化對海洋野生動植物構成了潛在影響。
分析導致海洋酸化的原因,并推測海洋酸化對全球環境產生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地理標志是指標志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且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決定的,地理標志已成為區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紹興市——紹興黃酒,吉林延邊州——延邊蘋果梨,寧夏中寧縣——中寧枸杞,黃山市——黃山毛峰茶等。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黃山毛峰以其獨特的色、香、味、形,被譽為茶中精品,定為國家禮品茶。黃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等特有品質主要得益于黃山獨特的
A. 市場優勢B. 地理環境優勢
C. 科技優勢D. 歷史悠久的文化優勢
【2】關于黃山毛峰茶產地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有一定明確的界線B. 有一定的面積和形狀
C. 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D. 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有深刻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上海市為彌補“大城市、小郎區”的短板,在近郊傳統農業地區集中打造特色農業產業集群。以蔬菜、瓜果等裁種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村鎮快速發展起來。近10年來,上海市已經擁有24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一村一品”主要體現了該地區農業的
A.規模化B.機械化C.專業化D.商品化
【2】目前,上海市村鎮發展“一村一品”的主要優勢是
A.耕地集中連片B.勞動力很豐富C.晝夜溫差較大D.市場需求量大
【3】上海市發展“一村一品”特色村鎮,可以進用香利官酒
A.加快人口的流動性B.緩解地區生態壓力
C.提高城市化的水平D.增強農產品競爭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東部地區部分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變,對當地的影響是
A. 就業壓力減輕 B. 產品滯銷擴大 C. 產業結構升級 D. 環境污染加重
【2】我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合理“藥方”是
A. 加大產業的技術投入 B. 擴大產業的生產規模
C. 依托著名的國際品牌 D. 引進充足的產業工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兩棲人口是指戶籍在原地,勞動在彼地,離鄉不“背井”的勞動者。人口城鄉兩棲,主要是指進城農民工的兩棲。隨著城鄉差距的縮小,戶籍藩籬的逐步打破以及農村土地和宅基地產權改革的推進,也出現了城里人下鄉的兩棲狀態。人口城鄉兩棲是我國社會在轉型期出現的一個特殊現象。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改革開放初期,“城鄉兩棲”現象形成的主要動力是
A.快速工業化B.農村經濟振興C.服務業的發展D.戶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2】影響兩棲人口出現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B.交通C.環境D.經濟
【3】城鄉兩棲人口現象的出現,對農村的影響說法不正確的是
A.勞動力短缺B.消費需求旺盛
C.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的推廣D.有利于農村產業的多元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西班牙耕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40%,以旱作農業為主。20世紀80年代開始,西班牙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提高灌溉技術,擴大耕地灌溉面積,使大麥、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產量大增,占農業產值比重曾高達80%以上。歐盟正式成立后,西班牙政府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蔬菜、花卉、果樹等園藝業,與法國形成農業一體化,農產品主要面向歐盟市場,成為“歐洲菜園”,園藝業產值達到農業產值的40%以上。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西班牙種植小麥的季節是
A. 春末夏初B. 春末秋初C. 秋末冬初D. 冬末春初
【2】促使西班牙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的主要原因是
A. 氣候條件的變化B. 農業技術的發展C. 小麥產量降低D. 市場需求的變化
【3】與法國相比,西班牙發展園藝業的優勢是
A. 接近消費市場B. 交通運輸便利C. 技術水平高D. 低溫冷害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圣潔的雪山,潔白的哈達,蔚藍的天空,明媚的陽光,多彩的民族風情,獨特的高原風光,隨著青藏鐵路的全線貫通,“進藏游”熱已漸漸興起。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進藏旅游的人應帶的必要的安全防范物品是( )
①防缺氧的氧氣袋 ②防高原反應的藥品 ③防強紫外線的太陽帽、墨鏡 ④防暴雨的雨具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2】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漸進—階梯式”模式,其目的是為了( )
A. 抵御惡劣的氣候環境B. 適應海拔高度的變化
C. 適應當地的交通條件D. 躲避山洪暴發等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郊區農業被認為是創意農業的經典,其主要內容為文化休閑、環境保護和生態農業,被稱為“綠腰帶”。綠腰帶項目實施的目的是保持農業用地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種植與當地生態環境相符的農作物,為城市居民提供優質的農產品和適宜的休閑場所。
據此完成下列各小題。
【1】發展綠腰帶項目的前提是當地擁有
A. 掌握現代科技的農民B. 發達便利的交通線
C. 充足的剩余勞動力D. 都市居民的消費需求
【2】與一般郊區相比,綠腰帶農產品的突出優勢在于
A. 新鮮度B. 種類C. 品質D. 成本
【3】綠腰帶項目對慕尼黑郊區的影響是
A. 擴展了地域范圍B. 完善了服務功能
C. 改變土地利用類型D. 推動城市化進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