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世界某區域示意圖。
材料二 海水鹽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體與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數表示。世界各大洋表層的海水,受蒸發、降水、結冰、融冰和陸地徑流的影響,鹽度分布不均。
(1)有人預言:若干年后,A海域將消失,B海域將擴大,你認可這種觀點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2)B海域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域,試分析其原因。
【答案】(1)認可。A海域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的消亡邊界,板塊的不斷擠壓使得海洋面積不斷縮小;B海域位于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的生長邊界,板塊的擴張使得海洋面積不斷增大。
(2)B海域(紅海)位于熱帶沙漠氣候區,終年降水少,且溫度高,蒸發量大;周圍缺乏河流的注入;并且紅海海域比較封閉,與周邊海域海水交換的比較少。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地殼運動對海陸分布的影響,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等相關知識。
(1)讀圖分析可知,A為地中海,B為紅海;由于地殼運動會導致海陸變遷。地中海海域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的消亡邊界,由于板塊不斷擠壓,最終會使得海洋面積不斷縮小;紅海海域位于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的生長邊界,板塊的擴張使得海洋面積不斷增大。
(2)本題主要考查影響海水鹽度的主要因素。主要從蒸發量和降水量、陸地淡水的注入、海域封閉狀況、洋流、結冰與否等方面進行分析。紅海地處副熱帶海區,受副高控制,蒸發旺,降水少,鹽度高。四周均為熱帶沙漠氣候區,基本上沒有大江大河注入。海域封閉,南部僅有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相連,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通,外界的淡海水難以進入。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設城市化水平為U,工業化水平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較,可以判斷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關系(滯后/協調/超前)。讀山東省工業化與城市化關系表,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山東省城市化和工業化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城市化與工業化同步發展,兩者相輔相成
B. 城市化與工業化的偏差呈現縮小的趨勢
C. 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業化,帶來了一系列城市問題
D. 城市化一直滯后于工業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2】資料所體現的城市化發展特點,對山東省的影響是( )
A. 造成了城市建設步伐的超前
B. 限制了鄉鎮企業的發展
C. 加快了農村人口的職業轉換
D. 限制了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域近地面示意圖,虛線PQ為高壓脊或低壓槽,P地氣壓高于Q地。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若此時N地風向為西南風,M地風向為北風,則關于圖中虛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南半球的高壓脊 B. 南半球的低壓槽
C. 北半球的高壓脊 D. 北半球的低壓槽
【2】若此時N地陰雨天氣,M地為晴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此時該天氣系統向東南方向移動 B. M地即將迎來降溫和陰雨天氣
C. PQ沿線盛行下沉氣流 D. M、N兩地氣壓相等,所以氣溫也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巖層形態看甲地為 (地質構造),該部位巖層受到 ,比較堅硬,抗侵蝕能力較強,在外力作用下形成 (地形類型)。
(2)水循環②環節為 。若圖示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該環節 (填季節)水量最大。
(3)修建三峽大壩是人類對水循環的 (填序號)環節進行影響,人工降雨是人類對水循環的 (填序號)環節進行影響。
(4)是否適合在乙處修建大型水庫 (填“適合”或“不適合”),理由是 。
(5)丙地地貌名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住宅的環境設計特別關注樹種的選擇與布局,不同樹種對光照與風有不同影響。下圖為華北某低碳社區(40°N)住宅景觀設計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僅考慮陽光與風兩種因素,樹種與房屋組合最好的設計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為保證冬季太陽能最佳利用效果,圖中熱水器安裝角度合理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的平原地區在20世紀60年代頻發沙塵暴。因沙塵中古有較多的鹽塵,該地區的沙塵暴被稱為“白風暴”。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在開墾的同時,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會導致地下水位上升。簡要分析在該地區不合理灌溉對土壤的影響,并說明其發生過程。
(2)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會對L湖產生什么影響?
(3)分析“白風暴”中鹽塵的主要來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Why not play the music we listened to yesterday?
--- Because it _____ old times.
A. calls onB. calls for
C. calls inD. calls u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4月22日,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高級別簽署儀式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中國積極推動落實《巴黎協定》,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引領各國共同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贏得國際社會積極評價。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有關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新生代以干旱期為主
B. 第四紀屬于間冰期,冰川覆蓋面積比現在小
C. 寒冷期偏長,溫暖期偏短
D. 整個古生代以溫暖期為主
【2】全球氣候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A. 全球熱量資源發生變化,但是水資源條件不變
B. 熱量條件改善,全球生物多樣性增加
C. 全球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增多
D. 極端天氣減少,從而減少疫病的流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流域開發的三個階段和三條流量變化曲線。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1】該流域開發過程中
A. 降水量增加 B. 蒸發量增加 C. 下滲減少 D. 地表徑流減少
【2】【2】假設該流域三個階段都經歷了相同的一次暴雨過程,在P處形成的流量變化過程與圖中①②③分別對應的是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