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列地理現象中,因地球自轉而產生的是( )
①晝夜 ②晝夜更替 ③晝夜長短的變化 ④不同經線上有不同的地方時 ⑤不同緯度上有不同的正午太陽高度 ⑥不同緯度上的晝夜長短不同 ⑦物體的水平運動發生偏向 ⑧四季更替 ⑨使地球成為旋轉橢球體 ⑩地球表面上的五帶。
A、①④⑦⑨ B、②⑤⑧⑩
C、③⑤⑥⑧ D、②④⑦⑨
8.由于地球公轉速度不均(近日點快,遠日點慢)造成的現象是:
①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②北半球的夏半年較冬半年長
③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 ④北極點極晝天數比南極點極晝天數多幾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龍門3+x高考雙綜合訓練地理 題型:069
讀太陽系模式圖,結合有關材料,回答1~8題:
14世紀法國“預言家”諾查·丹瑪斯曾預言1999年8月18日太陽系九大行星將出現“十字聯星”排列,地球上將會出現天文災難,人類將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尤其是一些邪教組織和唯心主義者大肆渲染這一觀點,一時間搞得世界沸沸揚揚,使一些人十分恐慌,大有地球毀滅、人類滅亡之勢,然而1999年8月18日,人類安然無恙,地球照樣自轉。這一天人們和往常一樣平靜地迎來東方日出,送走了西方日落。
1.在太陽系中,包括的天體系統的級別有
[ ]
A.一級 |
B.二級 |
C.三級 |
D.四級 |
2.太陽系中有時會出現“十字聯星”排列,其根本原因是
[ ]
A.九大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圓性特點
B.九大行星自轉與公轉方向相同
C.九大行星繞日公轉的軌道是橢圓軌道
D.九大行星公轉周期不同
3.丹瑪斯預言的破滅,從哲學上說明了
[ ]
A.行星位置的排列與地球上所發生的日常事件之間沒有必然聯系
B.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C.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D.規律是客觀的,但人們認識不了規律
4.人類首次科學地闡釋九大行星繞日公轉規律的科學家是
[ ]
A.哥白尼 |
B.開普勒 |
C.牛頓 |
D.愛因斯坦 |
5.下列地理現象中,由于地球公轉引起的是
[ ]
A.晝夜更替 |
B.晝夜長短變化 |
C.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發生偏轉 |
D.經度不同產生時差 |
6.當黃道與赤道兩平面的交線平行于太陽光線時,會出現的現象是
[ ]
A.中秋明月高掛天空
B.青島海濱浴場人涌如潮
C.城鄉居民觀看春節聯歡會
D.我國漠河地區處于觀賞極光的最佳時期
7.太陽系中的哈雷彗星因英國天文學家哈雷首先確定它的運行軌道而得名。世界上關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是在我國的
[ ]
A.夏朝 |
B.商朝 |
C.春秋 |
D.戰國 |
8.1781年人們發現了太陽系的第七顆行星——天王星。但人們觀察它記錄下的運動軌道,同根據萬有引力計算出的軌道,有較大的偏離。當時有人推測,在天王星軌道外可能還有一個未發現的行星,它對天王星的作用引起了上述偏離。后來,科學家不僅計算出了這顆未知行星的軌道,而且觀察到了這顆新行星——海王星,同樣,人們又發現了第九顆行星——冥王星。這從哲學上說明了
[ ]
A.海王星、冥王星的存在是人們計算出來的
B.海王星、冥王星只有發現時才存在
C.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
D.海王星、冥王星有自身發展運動的客觀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一次高考適應性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據材料和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26 分)
材料一 “天漠”是一種特殊的地理現象,它的形成要有“豐富的沙源”、“強勁的風力”,它們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卻會出現在降水豐富的濕潤地帶,與江河湖海如影隨形。
左圖中 M 地附近有 20 多萬畝沙丘。
材料二 鄱陽湖附近的水系(左圖)和鄱陽湖南部資源、交通等示意圖(右圖)
材料三 2011 年 11 月,位于 M 沙地的風力發電站成功并網發電。因北部無高大山地阻擋,M地大風日數多。僅2012年1月,4 級以上的大風日數就達到4. 8天。
(l)指出左圖M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節,并分析該季節形成“天漠”的主要條件。 (10分)
(2)簡述左圖 M 地建風力發電站的區位優勢。(8分)
(3)根據右圖所示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分析 P 地發展有色金屬冶煉工業的有利條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京市高三9月學情調研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表示某些自然地理現象的循環過程。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若此圖表示三圈環流中的中緯環流,ab位于近地面,則
A.a處因氣溫低導致空氣收縮下沉
B.b處空氣受熱上升形成赤道多雨帶
C.③處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極地東風
D.不同緯度間熱量、水汽得以輸送
2.若此圖表示某大洋表層環流,且c、d兩地全年晝夜接近等長,則
A.①為西風漂流 B.②沿岸地區可能為荒漠
C.③為暖流 D.④沿海海域可能為秘魯漁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浙江慈溪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美兩國地形剖面圖
材料二 我國西北由于自然和人為原因沙化已經十分嚴重,源自西北內陸的沙塵暴不但對我國東部地區產生影響,而且還涉及到鄰國日本、韓國,乃至美國西部海岸。但是,沙塵暴并非總是把丑陋的一面示與眾人,它也有美好的一面。由于沙塵中含有堿類物質和營養鹽類,它使日本、美國夏威夷群島及其西部沿海地區受益非淺。
材料三 A地某日氣溫變化曲線圖
(1)中、美兩國西部地區地理4F4D置的差異表現為:
,所以,造成我國西部地區生態系統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2)根據材料三中A地某日氣溫變化曲線圖分析:該地最有可能出現沙塵暴的時間段是①②③④中的 段。材料四中B處為-6℃,當A地氣溫降至 時開始起到限制風沙的作用。
(3)一年中,主要考慮風力因素,我國北方沙塵暴天氣以 、 兩季居多;若進一步考慮地面冰凍等因素,則尤以此兩季中的 季最多。
(4)造成我國北方沙塵暴現象加劇的人為原因主要什么?
(5)沙塵暴對日本大氣環境的影響是減輕了 危害;還為因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夏威夷群島帶來了 ;為美國西部近海的魚類帶來了豐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