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回答:
(1)甲、乙兩地的地質構造是:甲 ,乙 。(
(2)甲、乙兩地頂部缺失的原因是 ,上覆巖層的形成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
如果要尋找油氣資源,最好在 處找;如果要尋找地下水,最好在 處找。
在圖中建一條東西向的隧道,甲、乙兩處應選擇 處,理由是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問題。
荔枝口味鮮美,但果實不耐儲藏。荔枝生長喜溫暖,對溫度的要求是年均溫18℃-26℃,不耐冰雪霜凍,極端低溫若低于-2℃,來年基本絕收,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的界線也是荔枝主產區的分布北界。合江縣位于四川盆地南緣的長江、赤水河、習水河三江交匯處,與嶺南地區(廣東、廣西一帶)的荔枝主產區相距400余公里。
(1)合江縣的荔枝產區被稱為南亞熱帶的“氣候飛地”,試分析其成因。
(2)合江荔枝的產量波動很大,但同類品種的市場售價比嶺南荔枝高2-3倍,從氣候條件分析以上現象的原因。
(3)“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專家考證,供應唐代都城長安(今西安市)的荔枝來自于合江縣,而非嶺南地區,說明其地理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地等高線圖及拍攝照片,圖中等高距為10米。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能拍到圖示照片的攝像機位置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關于該區域地形與河流的表述,正確的是
A. 在乙處能看到甲和丙 B. 丙丁河段的流向是從東北流向西南
C. 乙處可形成沖積扇 D. 在戊處陡崖可進行跳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通化市大力發展的林下種植、養殖、林下產品采集加工、生態旅游等林下經濟,已經成為進一步拓寬全市林業經濟領域和促進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的“黃金”產業。下圖表示通化位置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通化發展林下產業的優勢條件有
A. 位于我國最大林區長白山區,森林資源豐富
B. 地處中朝邊界,對外貿易便利,市場條件優越
C. 參、藥、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產豐富
D. 農業開發歷史悠久,林下產業科研水平高,基礎好
【2】通化林下種植業與圖中M區域種植業具有的相同特點是
A. 機械化水平低 B. 商品率較高 C. 農場經營規模大 D. 水利工程量大
【3】通化林下產業的發展對環境的影響是
A. 野生動植物的種類與數量增加 B. 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降低
C. 環境承載力有所上升 D. 環境污染程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A圖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
(2)B圖是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____地區;近年由于人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動,造成B圖中的景觀出現不斷蔓延、擴大的趨勢。治理這種危害應采取的措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等高線數值判斷,C圖中地形是五種基本類型中的_____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巖層露頭的新老關系判斷,圖上的地質構造是___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處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甲、乙、丙、丁四地氣溫和降水資料統計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四地氣候特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甲地,水熱條件最為優越 B. 乙地,大陸性氣候特征最突出
C. 丙地,年降水量最少 D. 丁地,氣溫年較差最大
【2】關于四地氣候類型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氣候類型只出現在亞洲
B. 乙氣候類型分布在各大洲
C. 丙氣候類型分布在南、北緯 40°~60°的 大陸西岸
D. 丁氣候類型分布在南、北緯 30°~40°的 大陸西岸
【3】甲、乙、丙、丁四地氣候主要受海陸熱力性 質差異影響而形成的是
A. 甲、乙地 B. 乙、丙地 C. 丙、丁地 D. 甲、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局部地區某月等溫線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 PQ 兩點間東西距離約為( )
A. 2200 千米 B. 1100 千米
C. 550 千米 D. 275 千米
【2】此時( )
A. 亞歐大陸等溫線向南凸出
B. 北京、上海等盛行東南季風
C. 非洲最南端氣候高溫多雨
D. 地中海氣候區溫和多雨
【3】圖中海峽是( )
A. 大西洋和北冰洋分界線 B. 亞洲和歐洲分界線
C. 北冰洋和太平洋分界線 D. 俄羅斯和加拿大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青海省有“三面孔”之稱,是我國三大自然區的縮影,柴達木盆地有黃、白、黑三原色。讀青海三大自然區圖(圖甲)和青海省某地區不同系統人口、耕地、草場資源統計圖(圖乙),完成下面小題。
圖甲
圖乙
【1】關于青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對青海“三面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的山脈是唐古拉山
B. 青藏高原有萬山之宗、萬水之源的稱號,有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C. 柴達木盆地三原色中的白色指鹽和鉀肥,黑色指石油,黃色指該地區的黃土地
D. 湟水谷地是該地區的重要農業區,主導因素是光照充足
【2】有關圖乙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人口持續增加是草場面積變化的主要原因
B. 人均草場面積先增加后減少
C. 草甸草原區可持續發展方向是實施輪流打草、輪牧,提高草場載畜量
D. 荒漠草原區耕地面積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