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所學過的知識,結合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哈尼人將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的農耕活動,主要是為了
A. 調節當地氣候 B. 蓄水保土增肥力
C. 只為增加糧食產量 D. 增加當地自然景觀層次的美感
【2】該區域由于人口數量增加,對土地資源過度開發,最可能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A. 水土流失 B. 能源短缺 C. 土地荒漠化 D. 大氣污染
【3】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合理措施有
A. 提高糧食生產的商品率 B. 加大種植業發展的力度
C. 不斷鼓勵青壯年外出務工 D. 搞好區域資源的綜合開發
【答案】
【1】B
【2】A
【3】D
【解析】試題分析:
【1】梯田是人類改造地形條件的重要方式之一,坡地改造后的梯田具有蓄水、保土、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即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當地自然條件,又減少了生態破壞。
【2】該地區位于我國西南地區,夏季多暴雨,加之地表起伏較大,如果人口增加、過度開發土地資源,可能造成該地區水土流失。該地區為濕潤地區,不會出現土地荒漠化,土地資源的開發不會造成能源短缺和大氣污染。
【3】區域可持續發展要結合區域自然和社會經濟特征進行,該地區地表崎嶇,交通不便,耕地破碎,不宜大力發展種植業,糧食生產的商品率很難提高;該地區人口較少,鼓勵青壯年外出務工將導致該地勞動力資源短缺,從而限制發展;區域資源綜合開發是該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合理措施。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點中學命制2017屆高三第二次模擬突破沖刺(六))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國的桑樹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種桑養蠶最早的國家,種桑養蠶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桑樹,高3~10米或更高,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適宜溫度25~30℃,耐旱,耐水濕,對土壤的適應性強。桑蠶,起源于我國,是以桑葉為主要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蠶食桑后,幼蟲生長迅速,蠶蛹適宜溫度22~28℃,最適溫度23.8~25℃,自孵化至吐絲結繭,一般春蠶24~30天,夏秋蠶20~24天。桑蠶繭可繅絲,蠶絲主要用以絲綢生產。
廣西宜州市域面積386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積占89.80%?側丝62萬,其中農業人口49萬。地處黔桂交通要沖,又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地,種桑養蠶歷史悠久。近年來,江浙等東部地區種桑面積日漸縮小,隨著國家實施“東桑西移”戰略,廣西宜州市的桑蠶產業突飛猛進,已成為“中國第一大桑蠶基地”。目前宜州共有繭絲綢相關企業20多家,形成了以“種桑養蠶—鮮繭收烘—繅絲—織綢”為主產業鏈,以桑桿生產食用茵、蠶沙無害化治理和次下繭加工蠶絲被等為重點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目前如何從“東桑西移”到“東綢西移”的“破繭化蝶”問題一直困擾著廣西桑蠶產業。下圖示意宜州在廣西的位置。
(1)與江浙相比,說明宜州有利于種桑養蠶的自然條件_________。
(2)從市場角度分析宜州桑蠶業迅猛發展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闡述種桑養蠶對宜州地區的積極影響______________。
(4)請為“以種桑養蠶為基礎”的宜州經濟進一步發展提出建議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氣熱力作用圖,回答下面小題:
【1】【1】地球上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的直接熱源是( )
A. A B. B C. D D. G
【2】【2】晴朗的夜晚氣溫往往比較低,主要受什么作用的結果( )
A. A B. B C. D D.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歐洲不少國家人口處于低速增長階段,帶來的后果是( )
①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世代交替減緩、谌丝谄骄A期壽命很短,世代交替加快
③人口年齡結構呈老年型,勞動力不足 ④人口年齡結構呈青年型,勞動力就業困難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地區沙化面積近60萬畝,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結合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造成該區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圍湖造田 B. 亂砍濫伐 C. 人口遷出 D. 全球氣候變暖
【2】土地沙化對當地環境帶來的影響有
A. 土地增加 B. 降水減少 C. 降水增多 D. 湖泊蓄洪能力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巖層相互關系圖(圖中①②③④為沉積巖,⑤⑥為巖漿巖),完成下列各題。
【1】上圖中巖層形成的先后順序為( )
A. ④③②①⑥⑤ B. ④③②①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⑤⑥④③②①
【2】若①為石灰巖,則在①與⑥之間的結合部位容易形成( )
A. 花崗巖 B. 頁巖 C. 大理巖 D. 玄武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圖是以 極點為中心的光照圖,日期為 。
(2)圖中晨線是 弧,昏線是 弧。
(3)此日,全球正午太陽高度達到全年最大值的地區范圍是 ,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區范圍是 。
(4)甲地的地方時是 ,乙地的晝長為 小時。
(5)未來一個月,B點的晝夜長短變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不屬于貴州為實現“守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行的措施是:
A. 發展第一產業,實現農產品自給 B. 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C. 工業實施清潔生產減少廢棄物排放 D. 大力發展旅游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