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下列材料及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由A地到B地),共花了37天的時間。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時間就順利到達,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1)哥倫布第二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17天,試從洋流(寫出名稱)對航海影響的角度分析原因。
(2)哥倫布從美洲返回歐洲,若想一路順風順水,則利用的盛行風為________,所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按洋流成因分類應屬________流。
(3)C處附近為________漁場,位于________暖流和__________寒流交匯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列材料及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8分)
材料 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由A地到B地),共花了37天的時間。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時間就順利到達,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1)哥倫布第二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17天,試從洋流(寫出名稱)對航海影響的角度分析原因。
(2)哥倫布從美洲返回歐洲,若想一路順風順水,則利用的盛行風為________,所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按洋流成因分類應屬________流。
(3)C處附近為________漁場,位于________暖流和__________寒流交匯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六校教研協作體高三11月第二次聯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8分)挪威、瑞典和芬蘭三國森林覆蓋率高,資源環境獨特,經濟發展水平高。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挪威、瑞典和芬蘭地理位置及重要礦產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 芬蘭人口530萬,面積33.8萬平方千米,其中內陸水域面積占10%,擁有大約18.8萬個湖泊。
芬蘭1921年起實行義務教育,此后又推行高等教育大眾化。傳統經濟以森林為基礎的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20世紀70年代開始對傳統產業進行調整和改革。政府重視科技投入,鼓勵企業與大學或研究院合作,將科研成果產業化。政府還要求企業按照國際標準進行規范化運作,并鼓勵本國的企業走出去,或者使企業股本結構國際化,使得一大批企業走向了國際市場。隨著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芬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被國際有關組織評為世界“技術最發達國家”、“最具競爭力國家”。
(1)根據材料一,當11月15日聯考時,奧斯陸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斯德哥爾摩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比廣州 (4分)
(2)芬蘭、挪威和瑞典三國種植業產值都較低,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對該區域大西洋沿岸氣候起重要作用的洋流從性質分屬于 ;據圖判斷,瑞典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6分)
(3)呂勒奧是瑞典著名的鋼鐵工業中心,試分析其形成的區位因素。(10分)
(4)簡要分析芬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主要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列材料及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由A地到B地),共花了37天的時間。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時間就順利到達,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1)哥倫布第二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17天,試從洋流(寫出名稱)對航海影響的角度分析原因。
(2)哥倫布從美洲返回歐洲,若想一路順風順水,則利用的盛行風為________,所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按洋流成因分類應屬________流。
(3)C處附近為________漁場,位于________暖流和__________寒流交匯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列材料及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由A地到B地),共花了37天的時間。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時間就順利到達,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1)哥倫布第二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17天,試從洋流(寫出名稱)對航海影響的角度分析原因。
(2)哥倫布從美洲返回歐洲,若想一路順風順水,則利用的盛行風為________,所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按洋流成因分類應屬________流。
(3)C處附近為________漁場,位于________暖流和__________寒流交匯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