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黃土高原河流的徑流和泥沙主要來源于幾次大的暴雨過程。延河流域分別在1977年7月和2013年7月發生了兩次極端降水事件,而洪水過程及水沙特征表現差異較大。讀圖和表,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延河流域泥沙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 1977年流域泥沙顆粒較大,泥沙顆粒越大數量越多
B. 2013年小粒徑泥沙比重明顯增加,泥沙顆粒明顯變細
C. 2013年流域泥沙顆粒較小,0.01mm以下粒徑泥沙最多
D. 2013較1977年,各粒徑泥沙數量均有明顯增加
【2】導致延河流域泥沙粒徑變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 降雨量減少,河流徑流量減少,侵蝕作用減弱
B. 流域地形平坦,流速緩慢,沉積作用強
C. 大量修筑淤地壩起到顯著的攔沙效果
D. 修建梯田,破壞破面,水土流失加劇
【答案】
【1】B
【2】C
【解析】
【1】讀圖分析可知,1977年流域泥沙顆粒較小,泥沙顆粒越大所占的比重越大,數量越多,A錯誤;2013年小粒徑泥沙比重明顯增加,說明泥沙顆粒明顯變細,B正確;2013年流域泥沙顆粒較小,但是0.01mm以下粒徑泥沙比重較小,C錯誤;2013較1977年,粒徑在1左右的泥沙數量沒有明顯增加,D錯誤。故答案選B項。
【2】由上題分析可知,延河流域泥沙粒徑逐漸變小,主要是由于上游大量修筑淤地壩起到顯著的攔沙效果,從而導致粒徑較大的顆粒在上游沉積,從而導致下游顆粒減小,C正確;從材料分析可知,2013年7的降水量比1977年更大,侵蝕作用更強,A錯誤;沿河位于黃土高原,以高原為主,地形崎嶇,B錯誤;修建梯田,會改變坡面方向,會減少水土流失,A錯誤。故答案選C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2016年某機構對我國沿海地區傳統產業轉移的系列調研數據”,完成下列各題。
【1】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比,東南亞發展鞋類企業的優勢主要是
A. 銷售市場廣闊 B. 勞動力工資低 C. 科技力量雄厚 D. 生態環境優美
【2】調研數據顯示
A. 找國沿海地區產業轉移規模較大 B. 長三角轉出企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
C. 企業轉移的唯一目的是拓寬市場 D. 產業轉移受國家的政策影響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阿留申群島位于太平洋北部的活火山帶,由超過300個火山島組成。因附近海域多風多霧、事故多發而被稱為“魔鬼海”,也是世界浮游生物最密集的海區。下圖示意阿留申群島的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域成為世界浮游生物最密集區的原因是
A. 海水較淺,光照充足 B. 火山多發,營養源豐富
C. 河流注人,帶來養分 D. 上升流活躍,海水擾動
【2】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域多大風的原因是
①地處西風帶 ②狹管風效應 ③氣溫變化大 ④地轉偏向力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火山島附近海域終日霧氣彌漫的原因是
A. 晝夜溫差大 B. 冷空氣遇地熱釋放的熱能
C. 寒暖流交匯 D. 溫暖氣流經過寒冷的洋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站對武漢城郊冬季不同天氣條件下某塑料大棚內外氣溫進行了逐時對比觀測。下圖為該氣象站根據觀測數據繪制的2月溫度日變化曲線圖,圖中四條曲絨分別為陰天和睛天兩種天氣條件下大棚內、外氣溫日變化曲線。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表示該地2月晴天大棚內氣溫日變化的曲線是
A. 甲 B. 乙 C. 乙 D. 丁
【2】氣溫日較差最小的是
A. 晴天大棚內氣溫 B. 陰天大棚外氣溫 C. 晴天大棚外氣溫 D. 晴天大棚內氣溫
【3】常見大棚蔬菜生長的適宜溫度大部分為23~28℃,上限溫度為35℃。2月,該地菜農需揭膜降溫的時間段是
A. 5~7時 B. 11~15時 C. 18時前后 D. 24時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目前,大陸已取代日本,成為臺灣旅游第一大客源市場。大陸游客年度來臺旅游人數目標定位在500萬人次,占據半壁江山,為臺灣帶進大量的觀光外匯收入。
(1)若大量游客涌入上圖中甲少數民族地區,對該地地方文化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2)試分析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游帶來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心表示南極,陰影區為3月22日,非陰影部分為3月21日。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SA的經度是
A. 60°W B. 60°E C. 180° D. 0°
【2】此時下列地區的時間是
A. SA的地方時是3月22日24時 B. SB的地方時是3月21日24時
C. 倫敦時間為3月21日6時 D. 北京時間為3月22日12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圖甲為“2006年我國水資源、人口、耕地區域占比圖”,圖乙為“1998~2005年全國耕地面積變化圖”,讀圖回答問題。
(1)據圖甲判斷我國人均耕地最少的區域和水資源與耕地匹配最差的區域。
(2)分析我國各大區普遍缺水的人為原因。
(3)為了遏制耕地面積急劇下降的趨勢,應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沙蠶營養豐富,也可作為優良釣餌,適合生活在淤泥質海灘,國際市場價格較高,很受日本及歐洲釣魚市場的認可。
材料二 硇[náo]洲島位于雷州半島的東南部(如下圖所示),距離湛江市約40km,車輛往來湛江市只能搭乘渡輪。與湛江市沿海的淤泥質海灘不同的是,硇洲島更多的是基巖海岸,周圍海域海水更潔凈。近幾年,硇洲島人工養殖的沙蠶發展迅速,已批量出口到日本、歐洲市場。為了保證沙蠶出口質量,沙蠶需低溫快速運輸, 6—9月是硇洲島沙蠶出口的旺季。2014年夏天受威力強大的“威馬遜”臺風以及后續的高溫天氣的影響,讓養殖戶遭受了巨大損失。
(1)結合材料分析硇洲島沙蠶養殖業發展的不利自然條件。
(2)結合材料評價硇洲島沙蠶出口中的社會經濟條件。
(3)你是否贊成將硇洲島上的沙蠶養殖基地遷至湛江市沿海地區,請表明態度并據材料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60—80年代,魯爾區經過一系列的綜合治理,成為世界傳統工業區成功轉型的典范。左圖為魯爾區目前較大鋼鐵企業分布圖,右圖為魯爾區整治前后的三種產業構成(Ⅰ為1958年,Ⅱ為1995年)。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魯爾區將鋼鐵企業向左圖所示位置甚至荷蘭沿海集中,主要是為了
A. 集中處理固體廢棄物 B. 改善大氣污染 C. 降低運費 D. 加強科技協作
【2】調整產業結構是本區治理的另一重要措施。右圖中的Ⅱ與I相比,主要的變化包括
A. 煤炭、鋼鐵企業的生產規模大幅度減小
B. 汽車、石化及勞動密集型工業比值下降
C. 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門就業人數上升
D. 觀光農業、生態農業、蔬菜花卉等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