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資@源*網下列有關我國自然資源地區差異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在東部,北方的平原比南方多,但水熱條件比南方差
B.西北地區的垂直地域差異顯著,西南地區不顯著
C.北方的可更新資源多,南方的非可更新資源多
D.南方的可更新資源多,北方的非可更新資源多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我國兩個三角洲略圖,回答下面試題。
甲、乙兩個三角洲相同之處是
A.河湖眾多,發展了水產業 B.交通便利,運進礦產資源,發展重化工
C.利用森林資源發展造紙業 D.都有發達的棉紡織工業
乙三角洲不同于甲三角洲的地理環境條件是
A.地形平坦、多河湖 B.熱量更豐富
C.降水在1 000 mm左右 D.土壤為肥力較高的水稻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時刻單位空間的個體數、重量或其所含能量。下圖中示意我國某區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溫和年降水量隨經緯度的線性變化。讀圖,回答下面試題。
該區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A.從西北向東南遞減 B.從西南向東北遞增
C.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D.從東北向西南遞增
下列關于該區域氣候要素與生物量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若該區域變暖,地上生物量減少
B.地上生物量隨著多年平均氣溫的降低而減少
C.地上生物量隨著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減少而升高
D.若該區域變暖,光合作用增強,地上生物量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如果每個氣候資源類型以3個阿拉伯數字表示,三個數字從左至右分別表示水分資源、熱量資源、光照資源的質量等級。讀我國氣候資源類型分布表,完成下面試題。
X地可能是
A.海南島 B.四川盆地 C.臺灣西部平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
Y類型代號應為
A.134 B.421 C.143 D.2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某城市2001~2020年總體規劃示意圖”,城市四大片區各自組織自己的功能區。據此完成下面試題。
1.到2020年該城市的地域形態可能是
A.團塊狀 B.組團式
C.條帶式 D.放射狀
2.下列與該城市形態一樣的是
A.沈陽 B.蘭州
C.重慶 D.成都
3.關于城市形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地域形態受城市規劃的影響,與所處地理環境關系不大
B.山區的城市形態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不同地區差別不大
C.山區城市用地比較集中,往往形成集中發展的城市形態
D.沿河谷發展的城市往往形成條帶狀的格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0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皖江城市帶主要包括蕪湖、銅陵、安慶、池州、巢湖、宣城等城市,是長三角向中西部地區實施產業轉移的最佳區域。讀圖5,回答下面試題。
皖江城市帶主要分布在
A.鐵路沿線地區 B.河流交匯處
C.沿江平原 D.山間盆地
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有
①科技力量雄厚②勞動力廉價③距離長三角近④土地價格低⑤海陸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圖中甲為黃山,夏季去黃山旅游應注意的安全問題是
A.帶墨鏡、防曬霜、羽絨服和防高原反應的藥品
B.遇到雷雨時,用手抓緊路邊的鐵鏈以防滑倒
C.在險要處拍照時,不要隨意移動以防失足跌落
D.盡量沿陡坡攀登,以縮短登山的路程和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人與環境的對立性表現在( 高*考*資*源*網)
A.環境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B. 環境可供給人類的物質和能量是有限的
C.環境無法容納人類產生的日益增多的廢棄物
D.人既是環境的產物,也是環境的塑造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時刻單位空間的個體數、重量或其所含能量。示意我國某區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溫和年降水量隨經緯度的線性變化。讀圖回答。
該區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間分布特征及自然植被是 ( )
A.從東北向西南遞減、溫帶草原 B.從西南向東北遞減、溫帶落葉闊葉林
C.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溫帶荒漠 D.從西北向東南遞減、亞寒帶針葉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鄧小平同志有兩句名言:一句是“摸著石頭過河”, 一句是“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也就是說,要具備理論創新的巨大勇氣,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大膽的向前闖,大膽地去實踐。這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
A.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B.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
C.繼承性和發展性的統一 D.客觀性和主觀性的統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