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世界汽車產業三次大轉移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第一次轉移是從乙地轉移到甲地,甲地汽車產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條件 ( )
A.勞動力資源豐富,有利于發展汽車工業
B.鋼鐵、石化等工業迅速發展,為發展汽車工業創造了條件
C.大多數地區出現逆城市化,促進了汽車工業發展
D.國土遼闊,有利于發展汽車工業
【2】進入20世紀80年代,丙地汽車產量穩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得益于( )
A.原料、燃料豐富
B.位置優越、分布集中
C.水能豐富、動力投入
D.重視科技投入及市場開拓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下圖為某市某區域一公共自行車租借服務點多日平均借車和還車數量統計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小題1)關于各時間點該租賃服務點自行車數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4時大于15時 B. 11時大于12時
C. 10時大于11時 D. 17時大于18時
【2】(小題2)該服務點最可能位于該市的:
A. 倉儲區 B. 工業區 C. 住宅區 D. 風景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聚落學校類型情況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學校。回答下題。
甲聚落 | 乙聚落 | 丙聚落 | 丁聚落 | |
小學 | √ | √ | √ | √ |
中學 | √ | √ | √ | |
地方性大學 | √ | √ | ||
重點大學 | √ |
從表格分析可知,等級最高的聚落是( )
A. 甲聚落B. 乙聚落C. 丙聚落D. 丁聚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以0.25%的世界面積,創造了17%的世界財富。從單位面積看,日本的環境人口容量遠高于我國,主要得益于( )
A. 礦產資源豐富B. 科技發展水平高
C. 氣候條件優越D. 生活消費水平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個區域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圖中山脈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所示山脈在我國地勢第二、三階梯分界線上
B. ②所示山脈位于黃土高原
C. ③所示山脈是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D. ④所示山脈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2】圖中山脈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山脈兩側生產活動(種植業和牧業)差異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國內各大電子商務平臺發展活躍,出現許多專業的“淘寶村”,下圖通過地理信息系統(GIS)對城市進行規劃研究。讀下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城市中心區位于圖示區域的
A. 東北部 B. 西南部 C. 西北部 D. 東南部
【2】若在該區域新建“淘寶村”,最宜選擇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市某日近地面的氣溫水平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丙處城市功能區最可能的是( )
A. 公園綠地 B. 住宅區 C. 商業區 D. 工業區
【2】城市中心區與郊區的溫差會產生氣壓差異,比較甲、乙、丁三地近地面的氣壓,正確的是( )
A. 甲﹥丁﹥乙 B. 乙﹥丁﹥甲 C. 丁﹥甲﹥乙 D. 乙﹥甲﹥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黃河和長江水系圖。
材料二 黃河是世界第五長河,河程長度5400多千米,流域面積有75萬平方千米。而長江是世界第三長河,河程長度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有180萬平方千米。
(1)簡述黃河中游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產生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________。
(2)概括長江中游的水系特點并評價這種特點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處于人口增長模式中的“過渡模式”階段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經濟發展水平,_____________國家或地區從總體上看應屬于該類型。
(2)圖中人口自然增長率都比較低的階段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自然增長率低的原因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人口年齡結構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緩慢的是___________階段(填字母).
(4)目前我國人口增長模式接近“__________模式”即基本實現圖中_________階段向_________階段(填字母)的轉變。這種轉變主要是因為我國大力開展_________工作而取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