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世界糧食、能源、原料等價格大幅上漲,對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世界糧食價格走勢圖:
(1)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價格漲幅最大的糧食是 ,漲幅為 ;伴隨糧食價格的上漲,居民生活受到影響最大的地區是( )
A.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 B.西歐
C.西亞 D.日本
(2)有專家認為,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是驅動世界糧食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試簡要說明理由。
(3)長江三角洲地區曾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但如今每年需從外地調入大量糧食,簡要分析原因。
材料二:全球三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布收匯石油標價權,并將其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是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
(4)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為什么會發生?最主要影響是什么?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5)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分析第三次危機后國際社會怎樣穩定世界石油價格.
材料三:從2007年年初以來,物價上漲似乎與我們的生活如影隨形。有專家指出此輪物價上漲與以往不一樣,有以下原因引起:①國際聯動。隨著我國經濟日益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主要資源性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不斷提高,國際上這些上游產品均以美元計價,美元貶值,價格上漲,會進一步傳導到我國的下游產品,推動了國內物價的上漲。②資金輸入。2008年前兩個月份,我國外匯儲備量超過1100億美元,高于2007年全年外匯儲備增量的1/4。③成本推動。隨著能源、原材料、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的提高,國內的土地價格、資金成本近年來都處于上漲趨勢。④需求轉換。一方面。工業化、城鎮化的加快,轉移的農村富裕勞動力成為了新增的消費者。另一方面,中國的整體需求處在升級換代,從典型的溫飽型在向享受型升級。
閱讀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6)結合材料三,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請你為政府解決當前面臨的物價上漲問題提出三條合理化建議。
(7)材料三中有關專家對此輪物價上漲原因的分析,蘊涵著哪些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1)小麥;一年每噸漲280美元;A
(2)①國際能源價格上漲,促使許多國家使用糧食生產生物燃料替代石油資源,糧食供給減少。②石油價格的上漲,導致肥料、運輸等價格上漲,使農業生產成本提高。
(3)①城市、交通、工業等的發展,占用了大量耕地;②農業結構調整,僅有的耕地中很大部分用來生產滿足城市所需要的乳畜、花卉、蔬菜等農產品,糧食的種植面積大幅減少,糧食的總產量下降;③區域人口快速增長,糧食的需求量增加。
(4)中東石油開發得到迅速發展,大多數成員國達到全部或大部控制本國的石油資源,
打破了西方石油財團單方面制定標價的特權。美國等支持以色列侵略阿拉伯國家。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極為依賴石油。資本主義國家結束了長期高速發展的歷史,進入了滯脹階段。
(5)國際能源機構把大量儲備原油投放市場, 歐佩克迅速增加產量,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趕走了伊拉克軍隊,恢復了科威特主權。
(6)①要大力發展生產力,特別是要加強糧食、食用植物油、肉類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緊缺商品生產。但要特別注意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要處理好“谷賤傷農,谷貴傷民“的問題。②要堅定不移地實施擴大內需的方針,減少對外需求的依存度,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減少外匯占款。③要依靠科技和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來降低成本。④加強對居民消費的引導,使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答出三點得滿分)
(7)①堅持了聯系觀點看問題。②堅持全面觀點看問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世界糧食問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世界糧食價格走勢圖
材料二 2008年4月,聯合國機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出警告,朝鮮糧食嚴重短缺。
材料三 近期,國家發改委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不得以加工玉米為名,違規建設生物燃料乙醇項目,盲目擴大玉米加工能力。
有關我國農業發展條件的評價,正確的是
A.全國大部分地區夏季高溫,雨熱同期 B.土地資源總量和土地后備資源數量不少
C.干旱地區面積小,濕潤地區面積大 D.人均耕地和水資源相對數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試從地理位置、氣候、地形、技術條件等方面分析朝鮮糧食問題產生的原因。
結合我國國情,分析我國限制發展乙醇汽油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8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據此回答20~21題。
20.下列符合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方向的是( )
A.倡導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
B.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
C.加大資源進口量,維持經濟調整增長
D.環境污染較嚴重的工廠向郊區轉移
21.我國提出走節約型發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A.自然資源種類多、類型全、總量大 B.單位GDP資源消耗量少
C.人均資源占有量少 D.經濟發展速度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廣東省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數字首次突破10億大關。而到了2008年,印度已經擁有11億人口,在8年時間里印度人口凈增一個億。按照目前的增長趨勢,到2050年印度人口將超過16億,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印度人口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示期間人口增長了3倍多 B.每年凈增人口有下降趨勢
C.目前印度人口增長類型屬于傳統型 D.目前印度人口增長率低于1%
2.影響印度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主要因素是( )
①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較低
③醫療衛生水平較低 ④人們的生育意愿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印度由于人口增長較快,帶來的壓力主要有( )
①人均收入增長緩慢 ②勞動力充足,積累多
③失業問題十分嚴重 ④糧食供應不足問題日益突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江西省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9分)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2008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世界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戰”。糧食問題引發全球廣泛關注,我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閱讀以下圖文材料,同答問題。(10分)
(1)要解決a地區糧食生產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應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分)
(2)說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數量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分)
(3)據圖找出我國人均耕地數量不容樂觀的三條理由。(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