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馬來西亞資源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天然橡膠樹喜高溫、高濕,根系淺,枝條較脆弱,對風的適應能力較差,易受風寒而降低產膠量,讀圖分析圖中天然橡膠分布區有利的氣候條件有
①熱帶雨林氣候,水熱條件優越②多臺風,旱季帶來充沛的雨水③終年受低氣壓帶控制,風力小④該地能為割膠提供豐富的勞動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P城是馬來西亞的最大港口,屬于首都吉隆坡的外港,下列工業部門不適宜布局在圖中P城的是
A. 橡膠加工 B. 煤炭化工 C. 煉錫工業 D. 甘蔗制糖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里海地區略圖,結合有關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A山脈是亞歐兩洲的重要分界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板塊張裂,巖漿噴發而形成的火山
B. 板塊擠壓,地殼隆起而形成的褶皺山
C. 地殼運動,巖層斷裂而形成的塊狀山
D. 亞洲板塊和歐洲板塊的相互碰撞形成高大山脈
【2】關于里海東側廣闊的平原地區的農業敘述,正確的是( )
A. 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畜牧業發達
B. 降水豐富,適宜水稻生長
C. 氣候干燥,陽光充足,適宜棉花生長
D. 影響本區農業發展的主導因素是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緩解海平面上升所反映的環境問題最根本有效的做法是
A. 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區被淹
B. 減少二氧化硫氣體排放
C. 全面推廣太陽能發電
D. 提倡“低碳”生產生活,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千湖沙漠”國家公園位于巴西東北部濱海地區,沙丘從海岸邊一直向內陸延伸50公里,潔白的新月形沙丘鏈鑲嵌著上千個晶瑩剔透、水位季節變化明顯的湖泊(下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千湖沙漠”景觀中沙丘的主要成因可能是
A. 沿岸地區寒流的減濕作用導致氣候干旱
B. 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多炎熱干旱天氣
C. 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風長期吹蝕裸露地表
D. 河流攜帶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風吹向陸地沉積而成
【2】圖中眾多湖泊的主要補給水源是
A. 地下水 B. 雨水 C. 海水 D. 河流水
【3】圖中新月形沙丘
A. 緩坡大致朝向東方 B. 多為固定沙丘
C. 陡坡風力大于緩坡 D. 緩坡降水多于陡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我國的吐魯番盆地,有“早穿皮襖午穿紗”的說法,這說明當地氣候特點是
A. 日平均氣溫高 B. 氣溫年較差大
C. 氣溫日較差大 D. 年平均氣溫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地人口抽樣調查表(10000人中各年齡段人數及死亡的統計)
【1】甲組人口死亡率是( )
A. 0.775% B. 0.95% C. 3.7% D. 0.885%
【2】下列說法與表格內容相符的是( )
A. 甲組人口表示發展中國家,乙組人口表示發達國家
B. 各年齡段死亡率是甲組小于乙組,因此死亡總人口數也是甲組小于乙組
C. 所有發展中國家人口死亡率都高于發達國家
D. 甲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組老年人口比例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甲、乙分別是某市1%人口抽樣調查的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金字塔示意圖。該市人口的平均期望壽命已提高到78歲。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反映的該城市人口增長模式是( )
A. “高—高—低”模式 B. “高—低—高”模式
C. “高—高—高”模式 D. “低—低—低”模式
【2】與流動人口相比,戶籍人口( )
A. 勞動力數量較小 B. 勞動力比重較大
C. 性別構成較合理 D. 年齡構成較年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浙江省通過開發智慧監控系統來“治水”,全省主要水系狀況可通過該系統實現全天候現場呈現。相關部門可結合環保、水利等部門最新數據,實時掌握全省水資源動態。這一監控系統主要運用了
A. RS B. GIS C. GPS D. GPRS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