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隨看清明假日的實施,回家鄉掃墓的人越來越多,祭祀用品也不斷推陳出新,除了傳統祭祀品冥幣、蠟燭和鞭炮外,還有各種用紙、塑料制作而成的衣服、豪華汽車、別墅等,就連“手機”“平板電腦”等也被列入祭品之中。但由此也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請說明不合理的祭祀會產生哪些環境問題,并提出合理的建議。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我國南方山區某縣1966年和2016年相關統計資料。讀表,完成下列要求。
年份 項目 | 1966年 | 2016年 |
耕地面積(萬公頃) | 2.0 | 2.7 |
森林覆蓋率(%) | 36.8 | 20.5 |
雨季地表徑流(億m3) | 7.1 | 8.2 |
人口(萬人) | 21.5 | 40.1 |
(1)據表指出該縣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并分析其產生的人為原因。
(2)請為該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家環保局把刻有“國家生態工業(制糖)建設示范園區”字樣的匾額,鄭重地交到廣西貴港市市長手中,這標志著我國第一個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正式啟動,也預示著我國開始探尋2l世紀的綠色工業文明之路。據此完成下題。
實施生態工業的主要目的是 ( )
①清潔生產,區域廢棄物低排放 ②追求經濟效益,增加工業產出 ③充分利用資源,追求經濟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④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 ⑤實施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城市環境工程建設包括園林建設、污水處理、節能建筑建設以及垃圾處理等。近年來國家對城市環境工程建設有了更好的扶持政策。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市政建設工程的進行,城市環境工程建設與人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存在很多的漏洞和問題,城市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說明我國城市環境工程建設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輪胎生產國和出口國,輪胎制造成本的50%來自天然橡膠,我國的天然橡膠主要依賴進口,2017年,中國輪胎企業掀起一波海外建廠的高湖,美國、東南亞成為中國輪胎企業這輪投資建廠的重點區域。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輪胎工業近幾年發展迅速,主要得益于
A. 擁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 B. 國際輪胎市場逐漸開拓
C. 天然橡膠種植范圍不斷擴大 D. 汽車工業發展與汽車保有量增加
【2】我國輪胎企業建廠美國說明
A. 美國輪胎生產成本低于我國 B. 貿易壁壘影響輪胎產業布局
C. 我國國內輪胎消費市場逐漸萎縮 D. 原料對輪胎企業布局影響逐漸增強
【3】我國輪胎企業在東南亞建廠對我國的影響是
①增加就業機會 ②降低原材料成本 ③降低生態環境保護成本 ④降低用工成本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鐵蓋鄉地處黃河上游龍羊峽地區,由于氣候變化、超載放牧等原因,土地沙漠化率高達98.5%。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公司瞄準這片荒地建立光伏電站,幾年后光伏產業園的草地植被得到了緩慢恢復。為避免草長高影響光伏發電,公司要求牧民返回草場牧羊。光伏牧羊互補逐步進入了良性循環,其農業模式經驗得到推廣。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公司在鐵蓋鄉建立光伏產業園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氣候變干,白晝時間增長 B. 接近水電站,水電和光電互補
C. 土地面積大,勞動力廉價 D. 利用草場資源,光伏牧羊互補
【2】光伏產業園促使土地生產力恢復的最主要原因是光伏板能夠
A. 降低風速,減少蒸發 B. 增加反射率,氣溫升高
C. 提升地溫,增加降水 D. 調節氣溫,增大日較差
【3】草場恢復促使光伏發電量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蒸發增強,濕度增加 B. 氣溫升高,風力減小
C. 沙塵減少,晴天增多 D. 降水增加,氣溫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西方經濟學家發現,一個地方人們夜間生活持續時間越長,內容越豐富,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就越高。據滴滴出行的數據顯示,全國22:00到第二天06:00出行占比最高的10大城市中有4個位于珠三角,它們分別是佛山、深圳、東莞和廣州。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珠三角夜間出行人數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人口總量大 B. 外來年輕人口數較多
C. 工業發達,夜間作業時間長 D. 流動人口較多
【2】數據顯示,深圳夜間年出行人數多于北京,試推斷其原因不可能為
A. 深圳四季氣候溫暖 B. 深圳沿海食材更豐富
C. 深圳毗鄰港澳 D. 深圳交通更便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選修3:旅游地理】
可替代性旅游是相對于傳統的大眾旅游而提出的概念。隨著大眾旅游的出現和發展其給旅游目的地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突出,大量密集的人流和過度的旅游開發使目的地生態環境遭到不可挽回的破壞,同時也衍生出目的地傳統文化衰退、社會矛盾加劇等一系列杜會問題。在此背景下,一些國外學者提出,應尋求一種對旅游目的地負的摧辦模式來“替代”傳統大眾旅游,可替代性旅游的概念由此產生。
簡述可替代性旅游相對于傳統的大眾旅游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1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德國閉幕。德國計劃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40%。回答下面小題。
【1】有助于德國實現該目標的可行性措施有
①大力發展風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重
③保護并增加森林面積 ④擴大農業使用溫室大棚規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德國北部平原曾經廣泛受第四紀冰川作用影響。與現代相比,第四紀冰期時該平原
A. 小麥種植范圍廣 B. 河網分布密度大
C. 土壤肥力高 D. 地勢起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