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聯合國組織300名科學家對地球臭氧水平進行持續監測,最新監測顯示2000年至2013年,中緯度地區50 km高度的臭氧水平已回升4%,科學家提出臭氧層可能會在21世紀中期實現痊愈,但仍需各國的共同努力。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材料顯示,實現可持續發展應遵循的原則是( )
A. 公平性原則 B. 持續性原則
C. 共同性原則 D. 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則
【2】目前破壞臭氧層的主要污染源是( )
A. 工廠、家用爐灶燃燒礦物能源
B. 汽車尾氣
C.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排放廢氣
D. 工業、家庭廣泛使用空調和冰箱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流域的開發都以河流的利用與治理為核心,結合流域的具體特征,對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和利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田納西河流域實施梯級開發的有利影響是
①有利于整個流域進行有效的防洪調度 ②提高了流域內的通航能力
③為區域開發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供應 ④可從根本上防治流域內的環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TVA(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在流域開發過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
①留出土地用于生態恢復和建立自然保護區 ②調整農、林、牧業結構
③恢復治理采礦區土地的生態 ④建立公園、野生動物的管理區、風景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田納西河干流上的水庫開始放水的時間是
A. 每年的8月1日 B. 每年的10月1日
C. 每年的圣誕節 D. 每年的元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秋天,是水稻豐收的季節,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滿了需要晾曬兩周的稻谷。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使水稻中決定營養成分的干物質積累豐富。脫殼后,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透亮,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米,需要經過138天漫長的生長期。”這是著名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關于黑龍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黑龍江五常大米成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的優勢條件是()
①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②作物生長期長,有機質積累豐富
③熱量充足、適宜喜熱作物生長 ④土壤肥沃,化肥用量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促使黑龍江五常由“種稻禁區”轉變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產區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棚種植技術的發展 B. 優良水稻品種的培育和引入
C. 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D. 農田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
【3】關于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發揮土地資源優勢,高強度推進農林開發,使之成為全國最大的農業生產基地
B. 平原地區面向國內大宗農產品的需求市場,繼續強化商品糧、豆等大宗農產品生產
C. 西部草原區應當立足多元特色農產品的發展,實現“立體開發”
D. 山區應當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舍飼畜牧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中線工程南起丹江口水庫,經河南、河北至北京、天津。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實施南水北調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河流含沙量大,不利于生產和生活
B. 華北地區供水緊張,長江流域水資源富余
C. 我國工農業生產的重心北移
D. 減輕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
【2】南水北調中線通水產生的影響是( )
A. 減輕漢江下游泥沙淤積
B. 增大華北地區江河的泄洪壓力
C. 從根本上解決北京用水緊張問題
D. 為沿線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產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將竣工輸水,屆時北京人將喝到長江水。回答問題。
【1】“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目前在()
A. 葛洲壩水庫 B. 三峽水庫 C. 丹江口水庫 D. 隔河巖水庫
【2】從水循環角度來看,“南水北調”工程()
A. 增加了長江流域的地表徑流 B. 減少了長江流域的雨水下滲
C. 導致長江流域水量不平衡 D. 減少了陸地上的水份蒸發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0分)旅游地理
某學習小組在探討“老工業區如何轉型”的活動中,發現德國魯爾區在轉型過程中,利用原有的生產設備等工業遺產資源,開發了能夠吸引人們了解工業文明和工業化歷史,具有獨特觀光、休閑等功能的工業遺產旅游產品。
說出老工業區的工業遺產資源,并設計老工業區工業遺產旅游項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時,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經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制約西部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A. 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 基礎設施落后
C. 自然資源不足 D. 水土流失嚴重
【2】我國政府推動西部經濟發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 給予西部大量的財政補貼 B. 保護西部的工業產品不受外部產品的競爭
C. 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的投資 D. 發揮地區優勢,積極引進人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07月22日07時45分在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漳縣交界(北緯34.5度,東經104.2度)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政府相關部門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動。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人們在第一時間迅速掌握整個地震災區建筑破壞情況,所利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是( )
A. 地理信息系統 B. 全球定位系統
C. 遙感技術 D. “數字地球”系統
【2】上題中地理信息技術的關鍵裝置是( )
A. 傳感器 B. 衛星系統 C. 地面裝置 D. 信號發射設備
【3】在對震區被困災民開展營救行動的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 )
①地理信息系統(GIS) ②全球定位系統(GPS)
③遙感技術(RS) ④“數字地球”技術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乳畜業與大牧場放牧業均是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既有大牧場放牧業的分布,又有乳畜業分布的是 ( )
A. 美國、阿根廷 B. 澳大利亞、美國
C. 南非、阿根廷 D. 西歐、中歐
【2】西歐是世界上重要的乳畜業分布區,下列對其敘述正確的是( )
A. 西歐乳畜業的發展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無關
B. 西歐乳畜業主要是大型牧場,生產對象是奶牛
C. 西歐乳畜業分布地區,氣候溫涼,多雨多霧,只能種植多汁牧草,而不能種植其他作物
D. 西歐乳畜業機械化水平高,緩解了勞動力資源短缺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