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四國輪廓圖”,回答下列問題。
【1】【1】四個國家都有回歸線穿過,其中沒有沙漠分布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2】有關四個國家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甲國北部平原面積廣大,土壤肥沃,熱帶雨林廣布
B. 乙國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旱雨季分明
C. 丙國河流較少,但中部地區地下水豐富
D. 丁國有世界最長的河流流經
【3】【3】有關四個國家經濟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國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膠生產國
B. 乙國工業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C. 丙國是工礦業和農牧業發達的國家
D. 丁國最主要的經濟支柱是長絨棉的生產和出口
【答案】
【1】【1】A
【2】【2】A
【3】【3】C
【解析】
【1】【1】根據國家輪廓和經緯度,甲是巴西,乙是印度,丙是澳大利亞,丁是埃及,四個國家都有回歸線穿過,其中沒有沙漠分布的是甲,A對。B、C、D錯。
【2】【2】結合上題分析,甲國北部平原面積廣大,土壤貧瘠,熱帶雨林廣,A不正確,選A。乙國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旱雨季分明,B正確。丙國河流較少,但中部地區地下水豐富,C正確。丁國有世界最長的河流流經,D正確。
【3】【3】結合上題分析,甲國是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天然橡膠生產國是馬來西亞,A錯。乙國是印度,工業集中分布在半島東北部地區,B錯。丙國澳大利亞是工礦業和農牧業發達的國家,C對。丁國埃及最主要的經濟支柱是石油的生產和出口,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要求。
亞速海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南部一個被克里米亞半島與黑海隔離的內海,鹽度比黑海小,最深處只約14米,平均深度只有8米,是世界上最淺的海。南部的刻赤海峽長約41千米,寬4~5千米,深5~15米,是連接俄羅斯內河與海上航運的重要通道。亞速海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多洄游魚類,漁業價值很高。由于近幾十年來海水逐漸變咸,漁業資源迅速衰退。
(1)簡析亞速海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
(2)簡析亞速海出現海水咸化的原因。
(3)為保護亞速海的漁業資源,有人建議在刻赤海峽修建攔水大壩及水閘等工程,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城市的“空心”現象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的大城市中心區人口開始向郊區移動,在城市周圍形成新城或衛星城,并將城市文化和產業等帶到郊區,在郊區構建了許多超級市場、高級住宅、大型停車場,且在老城區和新城區或衛星城之間迅速發展高速公路和地鐵等交通運輸,整個都市區人口出現負增長。
材料二 “部分國家城市化及其經濟發展情況統計圖”(圖甲)和“部分國家城鎮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統計圖”(圖乙)。
(1)材料一中敘述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圖甲和圖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國家,這種現象我們稱為________,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2)有關材料一中敘述的現象,正確的說法是(雙選) ( )
A.是社會生產力退化的表現 B.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
C.是城市化發展的繼續 D.是大量非農業人口轉化為農業人口造成的
(3)由圖甲和圖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體現________水平,二者的關系是________。
(4)由圖甲和圖乙可知,發達國家城市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島略圖,該島降水量大多在1OOOmm 以上,東北部比西南部降水多,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島東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異大,其主要原因是東北部
A. 長期受盛行西風控制 B. 位于東北信風的迎風坡
C. 經常有對流雨的影響 D. 沿岸有暖流的增濕作用
【2】該島嶼最適宜發展
A. 種植園農業 B. 地中海農業 C. 商品谷物農業 D. 大牧場放牧北
【3】該島
A. 位于美洲板塊 B. 水系形態里向心狀
C. 人口分布均勻 D. 以常綠硬葉林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到長白山天池邊上的游人會發現這樣一種石頭:遍身氣孔,看上去滿目瘡痍,入水不沉,這就是著名的長白山浮石。下圖為游客拍攝的天池自然風光及天池周邊“浮石”圖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海峽,既是兩大洋又是兩大洲分界線的是
A. 臺灣海峽 B. 白令海峽 C. 馬六甲海峽 D. 直布羅陀海峽
【2】關于七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亞洲瀕臨三大洋,既跨東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B. 南極洲幾乎全部位于南極圈以內,是跨緯度最廣的大洲
C. 歐洲是全球七大洲中,惟一沒有熱帶和亞熱帶的大洲
D. 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均為瀕臨三大洋的大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世界兩個區域海陸分布簡圖(陰影代表海洋),回答下面小題:
【1】根據地理坐標判斷,甲、乙兩地距離約為
A. 520千米 B. 5200千米 C. 6400千米 D. 4000千米
【2】Ⅰ、Ⅱ所在國描述正確的是
A. 兩國的經濟部門中都以第一產業為主 B. 兩國的人口再生產類型都是原始型
C. 兩國都以黑種人為主 D. Ⅰ所在國黃金、金剛石資源豐富,Ⅱ所在國石油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跨國公司工業投資地域變化圖”,a、d兩國均為發達國家,b、c兩國均為發展中國家。據此完成以下列問題。
【1】跨國公司投資的地域變化,說明了( )
A. 發展中國家政局不穩,是造成投資變化的主要原因
B. 勞動力豐富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唯一的區位優勢
C. 跨國公司進行全球化經營使世界經濟陷入混亂狀態
D. 不同時期影響同一產業區位選擇的因素也可能不同
【2】下列關于生物循環及生物在自然環境形成中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生物是自然環境的產物
B. 生物是自然環境的創造者
C. 大氣中的氮氣主要來源于生物的作用
D. 綠色植物可以改善陸地的水分狀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帶譜規律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1】四座山位置由低緯向高緯排列的正確順序是( )
A. 乙甲丙丁 B. 丁丙乙甲 C. 乙丙甲丁 D. 丁甲丙乙
【2】【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甲和丁
B. 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乙和丙
C. 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乙和丙
D. 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表等信息,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東西兩側,降水轉變為地下水更充分的是側,理由是。
(2)圖中河流此時與地下水的補給關系為 , 若此河位于非洲南端,則此時最有可能是北半球季。
(3)圖中該地區城鎮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問題是 , 為緩解該問題導致的不良后果,應采取的措施有。
(4)世界上許多國家鬧水荒,表中可反映出的水荒原因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