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某地區的干濕狀況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地區年降水量分布變化的規律是( )
A. 自西向東減少 B. 自東向西減少
C. 自北向南減少 D. 自西北向東南減少
【2】該地區植被的分布變化,其差異形成的主導性因素是( )
A. 光照 B. 熱量 C. 水分 D. 土壤肥力
【3】上圖中C區域最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
A. 水土流失 B. 生物物種滅絕
C. 石漠化 D. 荒漠化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的正確敘述是( )
A. 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南北,冬季偏北 B. 就北半球來說,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 北半球夏季時,全球氣壓帶風帶大致南移 D. 元旦前后向高緯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甲、乙分別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①②③④中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有________,來自地球外部的有________。
(3)圖中序號①②③④中,表示變質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4)在臺灣東北海岸的“野柳公園”內,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頭”(如下圖)最為著名。但其“玉頸”逐年變細,預計15年后將面臨“斷頭”危機。你認為其“玉頸”變細是受________作用的影響,該作用對應于上圖中的__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資料摘自聯合國于2000年發布的預測報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趨勢。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世界人口遷移的主要趨向是
A.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遷移 B.從北半球向南半球遷移
C.從西半球向東半球遷移 D.從內陸國家向沿海國家遷移
【2】移民外遷的主要動因是尋求
A.更高的社會地位 B.更多的休閑時間
C.更高的工資收入 D.更優的自然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組世界區域地圖,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甲、乙兩地發展種植業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 )
A.土壤、水源 B.光熱、降水
C.風向、地勢 D.地形、河流
【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發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
A.水土流失 B.沙塵暴
C.土地鹽堿化 D.洪澇災害
【3】甲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
①歐亞大陸橋西端 ②扼北海航線要沖 ③位于萊茵河入海口 ④經濟腹地覆蓋整個歐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假如P地的晝長為T小時(T不等于12),則P地的對趾點Q(與P點分別處于地球直徑的兩端)的日出時刻為
A. T時 B. T/2時
C. (12-T/2)時 D. (12+T/2)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