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 》 2010年7月11日報道:7月11日是鄭和下西洋起錨日,同時也是“中國航海日”和“世界海事日”,世博園印尼館再現鄭和下西洋的歷史。中國船舶館的大屏幕上,也再現了600多年前鄭和率領船隊,從太倉劉家港出發,浩浩蕩蕩揚帆駛向大海的波瀾壯闊的場面。下圖為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圖,讀圖回答1—3題。
1.當年船隊從劉家港出發向②地航行時,應該選擇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當船隊到達①地向③地航行時,很可能利用的風是· ’
A.西南風 B.東南信風 C.東北信風 D.西北季風
3.當年船隊從④地向我國返航時,要在5月份起航,這時他們在通過印度洋時是
A.逆風順水 B.順風順水 C.順風逆水 D.逆風逆水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讀下面的圖和材料,回答問題。(9分)
材料1:中國新聞網:“早上7點就要出門,趕往福州長樂機場,搭乘9點多的航班飛往香港。在機場至少逗留兩個小時,匆匆咽下一碗云吞面后,就要趕著去簽下午2點多飛往臺北的航班,如果運氣不好碰上機場大霧等天氣原因,就只能"干等"到晚上8點多的航班。
即使一切都順利,回到臺北新店家里時,差不多也是星光滿天的時辰。”這是福州美樂迪幼兒園校長俞美高曾經的返鄉路
材料2:中國新聞網:12月15日,兩岸將正式開啟“大三通”時代,兩岸空中直航從周末包機改為天天包機,福建省在廈門航點之外又增加了福州航點,福州直航飛往臺北松山機場僅需80多分鐘。閩臺城市群在距離拉近的同時,也邁入了“一日生活圈”的時代。
材料3:中國新聞網:“兩岸一日生活圈”起飛往來更省時省錢
“航路截彎取直,不用再轉機轉到頭暈”這里的“彎”指 (1分)
關于“兩岸一日生活圈”引發的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多線選擇題)(2分)
①飛行成本降低,票價有下調空間; ②兩岸民眾往來旅游更省時、省錢;
③包機票價趨降,郵件快遞朝發午至;④催生臺商上班族、“通勤族;
兩岸“三通”臺灣水果購買力增強了,但價格下降了。分析產生這種現象原因?(3分)
兩岸“三通”以后,臺灣與祖國大陸經貿關系更緊密。試從社會、文化、經濟角度簡析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中國新聞網2011年1月28日報道,去年10月份以來,中國華北、黃淮等地降水持續偏少,冀、魯、豫及蘇、皖、晉局部地區出現重旱甚至特旱。讀我國某區域年平均等潛水水位線圖,回答2~4題。
2.導致圖中潛水水位高低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緯度高低
.距海遠近
.地形及降水
.地下水開采
3.圖中虛線所示區域潛水流動的方向大致是
.四周流向中間
.中間流向四周
.由東向西
.由西向東
4.圖中a地在春季地下水位明顯偏低,下列關于其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春季降水少 ②春季氣溫回升快,水分蒸發旺盛 ③春季農業灌溉用水量大 ④春季工業生產和生活用水量大
. ①②④
. ①②③
. ①③④
.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分)
材料1:中國新聞網2009年9月17日電 2033年前后,中國總人口數量將保持在15億左右;在較長一段時期,保持人口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紀70年代初的水平,現有總人口將超過17億。那么中國人均土地、水資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現在的人均擁有量降低20%以上。
材料2:我國能源保障分布區示意圖。
(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紀70年代初的水平,現有總人口將超過17億!倍壳拔覈目側丝谑13億多,形成該增長差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由材料2分析我國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造成該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3)分析材料,談談為什么說人口壓力是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河北省邯鄲一中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受2011年第9號臺風“梅花”的影響,中國部分地區遭受大風和強降雨襲擊,有364.98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1.28億元人民幣。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小題1】下列最有可能生成此次臺風的海域是( )
【小題2】上題A、B、C、D四幅圖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四川省射洪縣射洪中學高三零診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受2011年第9號臺風“梅花”的影響,中國部分地區遭受大風和強降雨襲擊,有364.98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1.28億元人民幣。據此回答問題。
【小題1】下列最有可能生成此次臺風的海域是( )
【小題2】上題A、B、C、D四幅圖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