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代號①~⑦表示的物質是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
(2)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環境中的_____物合成______物,同時把________能轉變為________能儲藏在有機體中。
(3)從圖中可以看出,生物使自然界中的____發生遷移,同時改造了____圈、____圈和巖石圈。
【答案】(1)有機物 無機物 二氧化碳 氧氣 氮氣 水 氮(第6、7答案可互換) (2)無機 有機 太陽 化學 (3)化學元素 大氣 水(第2、3答案可互換)
【解析】整體分析: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機物,是動物的食物。由光合作用形成的氣體,是氧氣。微生物分解,產生無機物和氮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生物使自然界中的化學元素發生遷移,同時改造了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
(1)圖中代號①~⑦表示的物質是①是光合作用形成,是動物的食物,表示有機物。②是微生物分解,進入土壤,表示無機物。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表示二氧化碳。④由光合作用形成,屬于大氣成分,表示氧氣。⑤微生物分解,屬于大氣成分,表示氮氣。⑥、⑦由土壤提供給植物生長,表示水、氮元素。
(2)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環境中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同時把太陽能轉變為化學能儲藏在有機體中。
(3)從圖中可以看出,生物使自然界中的化學元素發生遷移,同時改造了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荔枝生長對溫度要求較為嚴格,因而限制了其分布。生長發育期間要求高溫多濕,最適生長溫度23~29℃。如今在福建、廣東和海南廣泛種植。而涪州(今涪陵)是我國唐代三大荔枝產地(涪州、福建、廣東)之一,為了將荔枝送到長安,在民間小道基礎上,專門修建了荔枝道(見下圖),將新鮮的荔枝裝進竹筒運送。“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當時真實的寫照。明清時期荔枝道成為鹽和茶葉貿易的必經之路,沿線陸續興起了集市。曾經繁華不已的荔枝古道,如今隱沒山林,少人問津。
(1)比較涪陵地區現代與唐代氣溫高低,并說明理由。
(2)推測長安當時舍棄福建、廣東等地,選擇從涪州運送荔枝的原因。
(3)說明荔枝道在古代的地理意義。
(4)有人建議將荔枝古道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你是否支持,并闡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丹麥卡倫堡鎮位于北海之濱,1959年建成一座大型足電廠,早期電廠的蒸汽和煤灰是直接排放的對環境造成不艮影響。丹麥政府制定法令,對污染物排放實行強制的高收費政采,對于減少污染排放則給予利益激勵。電廠、煉油廠為降低生產成本,適壓政策性限制,以這兩豪廠為板,在卡倫堡引進了關聯企業,形成產業鏈獨特產業鏈輻射到周圍的農場及城市
循環經濟往往不是在一個企業內部就可實現的,需要一個生態產業鏈-根據圖文材料說明圖中產業鏈特點:發電廠將蒸汽、煤灰分別出售給城市供熱和水泥廠作原料,雙方互惠互利,請分析其產生的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科羅拉多河發源于科羅拉多北部中央雪山,向西南蜿蜒約2330千米,穿越千里紅色砂巖,注入加利福尼亞灣,是美國西南部重要的河流。“科羅拉多”即西班牙語“紅色”之意,每年泥沙入海量1.63億噸,有“美洲尼羅河”之稱。從20世紀初開始,美國人就在這條河流上建壩修庫、開渠引流,由于過度開發利用,自1998年以后,河流幾乎在沒能成功注入大海。科羅拉多河三角洲濕地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生態系統之一,目前已經萎縮至原來的10%。下圖為科羅拉多河流域示意圖。
(1)分析科羅拉多河被稱為“美洲尼羅河”的原因。
(2)簡述科羅拉多河斷流的原因并列舉斷流對河口三角洲生態環境的影響。
(3)面對科羅拉多河口三角洲濕地的萎縮,嘗試提出一種解決的辦法,并簡要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是
A. 城市人口數量的多少 B. 城市經濟的發展程度
C.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D. 城市服務范圍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日光溫室鮮切花產業發展較快,但反季節栽培郁金香、百合等鮮切花生產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大。下圖為中國行政區劃及冬季某地日光溫室晴天、雨天、多云、雪天四種天氣條件下,室內外溫度的日變化圖。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日光溫室可能位于
A. 江西 B. 江蘇 C. 海南 D. 黑龍江
【2】圖中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圖,分別對應的天氣為
A. 晴天、多云、雨天、雪天 B. 多云、雨天、雪天、晴天
C. 雪天、晴天、多云、雨天 D. 雨天、雪天、晴天、多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游河段,流經青、藏、川、滇四省區,至四川宜賓與岷江匯合后稱“長江”。金沙江約占長江干流全長和總落差的55%和95%,水能資源的富集程度堪稱世界之最,是我國規劃的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最大水電基地。
材料二 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藥用菌,是亞洲地區的特有物種。松茸常單生或群生分布于海拔1600~3200米的山坡上,與松、棟屬的樹木須根發生共生關系,形成菌根。松茸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在出土前必須得到充足的雨水,出土后必須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可以說,每一支松茸的誕生都是造物主的奇跡。在全球松茸產區中,我國香格里拉產區是松茸產量最高的地區,年產量約占中國松茸總產量的70%,以及全球總產量的33%。
材料三 金沙江下游河段梯形水電站規劃及香格里拉松茸產區示意圖
(1)分析金沙江水能資源梯級開發的有利條件。
(2)分析該地適宜松茸生長的獨特條件。
(3)說明松茸產業對香格里拉地區經濟發展的貢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工業部門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基本相同的一組是
A. 水產品加工廠 啤酒廠 B. 家具制造 電子工業
C. 電子裝配業 普通服裝工業 D. 食品工業 石油開采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北亞地區略圖,回答下面小題:
【1】2005年8月18日,中俄雙方在圖中A、C兩地舉行了大規模的“和平使命—2005”聯合 軍事演習。關于這兩個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都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B. 分別是第一、第二亞歐大陸橋東端的橋頭堡
C. 附近都有寒流經過,溫度都比附近內陸低
D. A有鐵路相通,C沒有鐵路相通
【2】關于圖中B、D兩工業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都是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建立起來的
B. 都是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區
C. 都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D. 工業區B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工業區D以亞 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