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世界兩島嶼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左甲由乙)
【1】關于兩島嶼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兩島附近都有暖流經過,方向相反 ②兩島地勢都是東高西低③甲島的比例尺小于乙島 ④兩島都處于板塊邊界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2】關于兩島的氣候,正確的是
A. 甲島東部受地形和暖流影響,分布有熱帶雨林氣候
B. 甲乙兩島都以熱帶型的氣候為主
C. 7月份兩島東部受東南風影響,降水豐富
D. 1月份兩島都盛行西北風
【答案】
【1】A
【2】C
【解析】試題分析:
【1】根據經緯度位置和輪廓特征可以判斷,甲圖是臺灣島,乙圖是馬達加斯加島。臺灣島附近有自南向北的日本暖流經過,馬達加斯加島附近有自北向南的厄加勒斯暖流,①正確;從兩島的等高線可以看出,兩島地勢都是東高西低,②正確;從經緯度可以看出,馬達加斯加島的實際面積大于臺灣島的面積,而圖中兩個島嶼所占的圖幅面積相似,所以,甲圖比例尺大于乙圖,③錯誤;臺灣島處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而馬達加斯加島位于非洲板塊內部,④錯誤。
【2】臺灣島主要部分位于北回歸線以北,以亞熱帶氣候為主,A、B錯誤;臺灣島為亞熱帶季風氣候,7月盛行東南季風,馬達加斯加島受赤道低壓帶和東南信風帶交替控制,7月份是南半球的冬季,馬達加斯加島受東南信風控制,C正確,D錯誤。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奧卡萬戈三角洲(圖中的A三角洲),亦稱“奧卡萬戈沼澤”,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由奧卡萬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奧卡萬戈及其周邊地區區域圖。
材料三:南非位于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因其重要的海運交通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而聞名。
(1)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試從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過程。
(2)據材料二,分析甲、乙兩地區沙漠形成的成因差異。
(3)據材料二,從聚落規模、聚落發展兩個角度比較丙、丁聚落,并分析原因。
(4)據材料三, Q區域(陰影部分)是世界海霧的多發區之一,試分析該海區多霧的原因。
(5)據材料三, 開普敦所處的自然帶為 。南非不僅有“黃金寶石之國”的美譽,而且其漁業資源也比較豐富。試分析圖中M附近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以及M海域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等高線圖(圖中的等高距相同),回答下列問題。
【1】四幅圖中坡度最陡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關于四幅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A. 四幅圖的地勢均為東北高西南低 B. 反映的區域面積甲圖最大
C. 反映實際地形最詳細的是丁 D. 甲圖的比例尺是丙圖的3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樹綠化可以調節局部小氣候
B.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與植被遭破壞有關
C.我國西北地區干旱的氣候導致土壤發育差,有機質含量少
D.陸地環境各要素是獨立發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農業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①附近工農業生產的主要類型是
A. 傳統工業和乳畜業。 B. 高技術產業和商品谷物農業
C. 新興工業和水稻種植業 D. 分散型工業和密集型農業?
【2】圖中帶標號的四個地區,主要糧食作物和農業地域類型與我國松嫩平原大體相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問題。
【1】以上四幅經緯網圖的圖幅面積相同,其中實際面積最大的是 ( )
A. ①區域 B. ②區域
C. ③區域 D. ④區域
【2】四幅經緯網圖中,分別繪有兩條粗短線,符合同一圖中兩條粗短線實際距離相等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溫度變化、水、大氣及生物的影響下,對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的破壞作用叫( )
A. 固結成巖作用 B. 搬運作用
C. 侵蝕作用 D. 風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