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9年4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國家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是因為
①發展實體經濟能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基
②實體經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③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
④實體經濟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馬鈴薯作為主糧產品進行產業化開發。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儲藏馬鈴薯不受歡迎,市場對新鮮馬鈴薯的需求越來越大。西南地區馬鈴薯生產最大的特點是周年生產、周年供應。讀西南地區馬鈴薯周年生產表,讀表回答下列各題。
【1】推測最適宜馬鈴薯生長的環境特點是
A. 濕熱 B. 暖濕 C. 高寒 D. 冷涼
【2】西南地區馬鈴薯可以、周年供應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場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B. 種植經驗豐富,技術成熟
C. 垂直差異顯著,氣候多樣 D. 光熱資源充足,土壤肥沃
【3】西南地區大春馬鈴薯主要分布在
A. 低熱河谷地帶 B. 四川盆地 C. 中低海拔地區 D. 高海拔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農業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區果樹、蔬菜布局的主要區位優勢是
A. 地形平坦 B. 氣候適宜 C. 臨近市場 D. 資金雄厚
【2】圖中湖泊對①區域農作物生長的有利影響最可能是
A. 夏季降水增多 B. 夏季氣溫降低
C. 冬季降水增多 D. 冬季氣溫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華中地區某區域(D湖及周邊地區)圖
材料二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體需水量變化的重要指標(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為“D湖2015年各月水量盈余率統計表”。
材料三 D湖沿岸某地的1954年和2014年土地利用狀況示意圖
(1)根據材料二,概述D湖水量變化特點并分析影響因素。
(2)據圖思考該地土地利用變化對湖泊及周圍地區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請填寫空項。
(3)舉例說明圖示區域適合開展農業多種經營生產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洋縣北部的華陽古鎮,地處秦嶺南坡腹地,境內的興隆嶺一帶氣候暖濕,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譽。洋縣東部的黃金峽介于秦巴山地之間,屬古板塊結合部。全長約53公里,可分為上、下兩段,河道上段淺寬,下段深窄,兩岸山林茂密。漢江水流經黃金峽后由濁變清,故黃金峽有“過濾器”之稱。東漢蔡倫在洋縣首先使用樹皮制造出低廉優質紙張,受到漢和帝稱贊,造紙術得到推廣。下圖示意洋縣及周邊地區。
(1)說明漢江水流經黃金峽后水質變清的原因。
(2)從地形的角度分析興隆嶺一帶被譽為“西北小江南”的原因。
(3)間隙東漢時期洋縣發展造紙作坊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改革開放后,由于外來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廣州3個城市的人口規模持續快速增大。下圖是2010年3個城市外來人口分省統計情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北京、上海、廣州3個城市外來人口來源的共性特點是( )
①人口大省 ②臨近省份 ③中西部省份比例高 ④中東部省份比例高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關于上述人口遷移現象影響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加大了鐵路等交通運輸的壓力
B. 擴大了遷出地、遷入地的經濟發展差距
C. 緩解了遷出地的人地矛盾
D. 給遷入地的環境造成一定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為某城市發展示意圖,據此回答問題。
(1)1950年-2010年,該地城區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功能分區日益完善,這種變化反映了該地區的 過程。
(2)該地區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得益于哪些有利的自然條件?
(3)甲、乙、丙三地中,能發展為高級住宅區的是 ,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西藏和黑龍江的沼澤濕地面積廣大,讀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各題。
【1】黑龍江省和西藏自治區沼澤濕地成因的相似之處是( )
A.降水豐富,集中于夏季
B.氣溫低,蒸發微弱
C.冰雪覆蓋,有利于下滲
D.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2】下列關于兩地濕地變化的原因和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黑龍江濕地大幅減少,主要是由于農業基地的開發
B.濕地減少加劇了黑龍江的洪澇災害
C.西藏濕地面積增大與全球變暖有關
D.旅游資源的開發是西藏濕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