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每年10月8日前后,為“寒露”節氣的開始。寒露的意思是氣溫較低,地面的露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前后,是華南晚稻抽穗揚花的關鍵時期,這時如遇低溫危害,就會造成空殼、癟粒,導致減產,通常稱為“寒露風”。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棉花)、打豆場”,這場景最有可能出現在
A. 長江三角洲B. 青藏地區C. 華北平原D. 東北平原
【2】“寒露風”對雙季晚稻危害很大,下列防御措施正確的是
①科學運用寒露風預測,縮小雙季晚稻種植面積
②將保溫劑噴在葉面形成膜狀,抑制水分蒸發,減少耗熱
③選育抗低溫高產品種
④在冷空氣來臨前,采用夜灌晝排,以水調溫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
【1】C
【2】B
【解析】
【1】寒露時節,北方已呈深秋景象,很多地方出現霜凍,東北和西北地區甚至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而華北平原、南方仍處秋季,天氣晝暖夜涼,正是秋收秋種的關鍵時節,但長江三角洲以種植水稻為主,C正確,A錯;青藏地區海拔高,寒露時節已入冬,并且青藏地區主要種植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麥、豌豆等農作物,B錯;東北平原已完成秋收,D錯。故選C。
【2】寒露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對雙季晚稻危害很大,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寒露風危害的。例如,采取相應的農業措施,選育抗低溫高產品種;改善農田小氣候,如在冷空氣來臨前,采用夜灌晝排,以水調溫;噴灑化學保溫劑,即將保溫劑噴在葉面或滴入水中形成膜狀,抑制水分蒸發,減少耗熱,使溫度不降低或降溫速度減慢,②③④正確。運用寒露風預測,縮小雙季晚稻種植面積,不恰當,①錯,B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傳統村落是指形成較早,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近年來由于農村空巢化,上海章堰村道路破敗、民居建筑衰頹。十九大后,當地鎮政府制定了特色文化旅游的發展策略:邀請專業的機構進行規劃;帶領村民修復歷史建筑和道路;對民俗文化進行深入挖掘與傳播。希望能成為傳統村落保護的典范。
分別說明當地旅游策略對章堰村傳統村落保護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表,回答下列各題。
200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按人口規模分組的人口遷移規模
城市規模 | 城市個數(個) | 省內遷移(萬人) | 省際遷移(萬人) | 總遷移(萬人) | 占城市總遷移人口比重(%) |
500萬人以上 | 9 | 635 | 1 670 | 2 305 | 44.27 |
200萬~500萬人 | 19 | 599 | 435 | 1 034 | 19.86 |
100萬~200萬人 | 66 | 537 | 322 | 859 | 16.49 |
50萬~100萬人 | 105 | 489 | 283 | 772 | 14.83 |
20萬~50萬人 | 61 | 164 | 66 | 230 | 4.42 |
20萬人以下 | 3 | 5 | 2 | 7 | 0.13 |
合計 | 263 | 2 429 | 2 778 | 5 207 | 100.0 |
【1】此表說明( )
A. 各個級別的城市都以省內人口遷移為主
B. 城市規模越小,省內與省際遷移數量之比越大
C. 我國城市人口遷移總規模不到0.6億人
D. 我國城市人口規模以50萬~100萬人為主
【2】目前500萬人以上城市人口遷移的影響有( )
①增大城市養老壓力 ②促進該城市經濟的發展
③社會治安壓力加大 ④城市空間利用率進一步降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積雪作為冰凍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全球能量平衡、氣候、水文及生態影響顯著,在全球氣候變化中有著重要作用。下表示我國新疆北部地表覆蓋對積雪變量的影響統計情況。造成積雪結束時間不同的原因是
植被類型 | 積雪開始時間(日) | 積雪結束時間(日) | 積雪日數(天) | 最大積雪深度(cm) |
稀疏灌木 | 136 | 268 | 132 | 11.0 |
草地 | 135 | 266 | 129 | 29.6 |
農田 | 136 | 264 | 128 | 33.5 |
建設用地 | 133 | 273 | 140 | 23.4 |
注:積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開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結束。積雪開始時間以連續5天以上日積雪深度大于5厘米為標準;積雪結束時間以連續5天日積雪深度小于5厘米確定。
A. 稀疏灌木接受太陽輻射較強,消融速度較快
B. 草地植被萎縮,積雪緊實度小,消融速度較快
C. 農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 建設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傳統竹編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絲并編織成各種用具和工藝品的一種手工藝。竹編包裝是近年來興起的代替金屬、塑料的新型材料包裝。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和金屬、塑料包裝相比,竹編包裝
A. 價格低廉 B. 綠色環保 C. 經久耐用 D. 攜帶方便
【2】從經濟角度看,我國鄉村地區發展竹編產業,有利于
A. 脫貧致富 B. 促進就業 C. 傳承傳統文化 D. 生態環境保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差異顯著,地理環境的差異導致了人類活動的差異。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廣東人經常喝涼茶,四川人喜歡吃麻辣。形成這種飲食習慣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植被 B. 土壤 C. 氣候 D. 地形
【2】聚落的建筑風格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下列地區和當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
A. 西雙版納——竹樓 B. 江南地區——尖頂屋
C. 陜北延安——窯洞 D. 云貴高原——蒙古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鐮刀彎”地區,包括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干旱區、太行山沿線區及西南石漠化區,在地形版圖中呈現由東北向華北-西南-西北鐮刀彎狀分布。近些年,在全國玉米播種面積逐漸擴大的背景下,農業部依然提出了鐮刀彎地區減少玉米種植面積的具體意見和措施。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近年來我國玉米播種面積逐漸擴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 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B. 政府補貼玉米種植
C. 玉米需求趨向多元化D. 飲食習慣的改變
【2】農業部指導“鐮刀彎”地區減少玉米種植面積的原因是
①這些地區生態環境較為脆弱 ②這些地區玉米市場偏小
③玉米不適應當地自然環境 ④該地區的玉米單產較玉米種植優勢區低
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土地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今中國最珍貴的是土地,最不被人珍惜的也是土地。讀我國耕地減少構成情況統計表(單位:萬公頃),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構成年份 | 建設用地 | 生態退耕 | 結構調整 | 災毀 |
1987 | 19.2 | 16.4 | 4.7 | 5.9 |
1997 | 17.6 | 16.5 | 16.5 | 7.0 |
2007 | 20.5 | 39.5 | 13.5 | 10.7 |
【1】下列四個省級行政區域中生態退耕較多的兩個是( )
①甘肅 ②內蒙古 ③遼寧 ④江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專家警示,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農業大國,必須保持1.2億公頃的耕地底線,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下列措施適宜的是( )
A. 大面積圍墾沿海濕地
B. 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禁止建設用地
C. 建立災害預警系統,減少災毀耕地
D. 禁止建設大型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反映的是我國化石燃料在產生相等能量的情況下,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數量差異。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灰分 | SO2 | NO2 | 碳氫化合物 | |
煤 | 148 | 700 | 10 | 29 |
石油 | 14 | 400 | 5 | 16 |
天然氣 | 1 | 1 | 1 | 1 |
(1)表格的污染物中,能夠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
(2)酸雨對環境產生的主要危害有________。
(3)化石燃料燃燒時還會排放一種氣體,但表中沒有顯示這種氣體,說出這種氣體的名稱并說出這種氣體的排放對環境能夠產生哪些影響。
(4)我國是一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大氣中60%的灰分、87%的SO2、67%的NO2均來自煤炭的燃燒。為減輕大氣污染,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請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