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學發展觀是從十六大以來的一個熱點問題,科學發展觀即“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近年“綠色GDP”日益成為專家和政府決策層關注的一個話題,以下有關“綠色GD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綠色GDP”的增長主要靠提高綠色農業產值和第三產業在GDP中的比重來實現
B. “綠色GDP”的含義之一是不追求GDP的增長速度,而追求環境質量
C. “綠色GDP”的提高會增加資源的相對消耗量
D. “綠色GDP”的實質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2】近幾年北京郊區的農村在秋收以后,某些農作物秸稈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這種做法的好處是( )
A. 涵養水源
B. 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肥力
C. 農民忙于反季節蔬菜的種植,沒有時間
D. 防風固土,減輕沙塵天氣的危害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30年代,一場大旱災使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及其附近地區赤地千里,許多農民舉家逃離,大部分向西遷往加利福尼亞州。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最適于用來解釋俄克拉荷馬州人口遷移的因素是
A. 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 B. 交通通達性提高
C. 環境人口容量變化 D. 經濟區域專業化發展
【2】依據材料分析下列有關環境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不同時期,人們估計的環境人口容量差別不大
B. 環境人口容量是指一個地區理想的人口規模
C. 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發展水平
D. 合理的人口容量和環境承載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對當前自然、社會環境的綜合反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煤矸石是煤炭生產過程中,開采挖掘出的及選洗時排出的含碳巖石,這是目前我國排放量最大的工業固體廢棄物之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我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煤炭產量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產”出非常多的煤矸石
B. 我國煤矸石儲量豐富
C. 我國煤炭品位低,含碳成分少
D. 我國眾多小煤礦的亂采亂挖
【2】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帶來的危害不正確的是( )
A. 占用大量寶貴土地資源
B. 長期堆放日曬下會自燃,排放CO2、SO2等氣體,污染大氣
C. 淋雨后的濾液滲到地里,會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 大量煤矸石的長期堆放不會誘發災害
【3】煤矸石的轉化利用是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利用方式最適合的是( )
A. 礦區復墾回填礦坑
B. 用作鋪路石,修建道路
C. 生產煤矸石磚
D. 對煤矸石進行選洗,采出其中的含碳成分
【4】垃圾處理方式中,堆肥相對于填埋、焚燒而言,其優點是( )
A. 投資小 B. 垃圾減量最徹底
C. 環境效益高 D. 技術要求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容積率是住宅小區的地上總建筑面積與占地面積的比值;建蔽率是住宅小區的地上單層建筑面積與占地面積之比。下表為我國某城市四個占地面積相同的多棟住宅小區的相關資料。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住宅小區 | 容積率 | 建蔽率(%) |
甲 | 2.4 | 40 |
乙 | 2.5 | 25 |
丙 | 2.7 | 30 |
丁 | 3.5 | 35 |
(1)容納人口最多的小區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樓層最低的小區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底層房屋正午采光效果最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五一”假期,國內長線旅游人群首選乘坐飛機,其次是高鐵。出游距離在1000千米以內,往返均乘坐高鐵的線路尤其火爆。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五一”假期國內長線游首選航空運輸的原因是
A. 速度快 B. 價格低 C. 安全舒適 D. 連續性強
【2】“高鐵游”數量的快速增長,說明
A. 高鐵網已經聯接到每個城市 B. 城市郊區的自助游成為趨勢
C. 游客對行程時間和舒適程度要求提高 D. 與旅游地的距離已經不再是考慮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將開創一個“新東北時代”。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影響東北傳統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是________。從地理角度分析該傳統工業區當前面臨困境的原因。(至少說出三種)
(2)請借鑒德國傳統工業區的整治措施,說說你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區的改革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三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近年來中國許多城市取消了小排量汽車在城市主要道路的限行規定,并且國家稅務局也對小排量汽車降低購置稅。
材料二:德國政府為了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解決農業生產中的污染問題,開始采取降低農產品價格、實行農地休閑、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等措施提高農產品質量。另外政府對發展綠色農業的農民給予適當補貼。政府規定,凡綠色農業產品均貼上專門標志,通過正規渠道或專營小型市場進行銷售。政府制定法令法規和標準,專門組建質量認證機構負責各個環節的質量檢查和驗證。資格和產品認證是德國綠色農業的關鍵,也是政府對綠色農業環境管理的有效措施。
(1)結合材料一,分析這種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環境管理中采取了哪些手段。
(2)結合材料二思考,德國政府對綠色農業環境管理采取了哪些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3)什么是環境保護中的“三同時”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B)的研究團隊稱,印度經濟于2016年喜迎開門紅,躋身全球經濟主引擎之列;這主要得益于近年來歐美、日本、中國等國家及地區的資本和產業的進入;而在“一帶一路”的帶動下,印度經濟還將繼續快速增長。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中國資本和企業進入印度主要考慮的是( )
A.能源、市場
B.勞動力、技術
C.市場、勞動力
D.技術、能源
(2)資本和企業進入印度會產生的影響是( )
A.加大印度經濟危機的風險
B.緩解了印度人口眾多引起的就業壓力
C.嚴重沖擊了印度國內市場
D.對印度的環境造成會毀滅性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