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設計必修三地理人教版(志鴻系列) 人教版 題型:043
話題:南水北調工程的生態環境問題
李偉:南水北調實施之后,帶來的有利影響最大。可使受水地區水量增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有利于回補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態環境惡化,保護濕地和生物的多樣性。
劉松:南水北調工程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比較突出。如東線工程調水對長江河口地區的影響,導致北方灌區土壤次生鹽漬化等。
孟楠:南水北調工程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是主要的。如中線工程的實施,也會帶來中部的移民問題,還會影響漢江中下游地區的水文情勢等。
你的觀點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6年5月長沙市高考調研卷1地理試題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福建省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根據材料和圖,完成問題。(10分)
材料1: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南部,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河,是重要的棉花、石油化工基地,也是新疆特色果品的生產基地。
材料2:“漫卷風沙埋河道,欲哭無淚哀胡楊”,是塔里木河下游斷流干涸的真實寫照。塔里木盆地邊緣古絲綢之路南道及連接的古城,幾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
材料3:2001年國務院批復《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規劃報告》中一些具體做法:上游:實施節水改造,并在源流上建若干個山區水庫。中游:修建近800千米的堤防,以減少每年因決口而浪費的10多億立方米的河水。下游:跨流域調水,主要是由博斯騰湖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綠色走廊輸水。2002年,塔里木河實施了全流域水資源的統一調度和管理,2003年塔里木河干流開始征收水費。
(1) 如材料1所述,塔里木河流域是重要的綠洲農業區。在引水灌溉中,應注意避免 的灌溉方式,而采用 等灌溉方式,發展節水農業,避免農業耕作區的土地發生 。
(2) 材料2中提到“古絲綢之路南道及連接的古城,幾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這反映了綠洲因 而后退。
(3) 材料3中對塔里木河流域進行綜合開發的措施,體現了在干旱的內陸河流域,應該 ,既要考慮上游地區的開發,也要考慮中下游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
(4)該地區生產的棉花在我國質量最好,請分析該區棉花生產區位優勢。(3分)
。
(5)與我國南方的高山峽谷相比在西部相對平坦的地區修建水庫的最不利條件是( )(2分)
A.工程量較大 B.同等庫容下,水面面積較小
C.壩高較高,施工困難 D.施工過程中無法保障工人飲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模擬題 題型:材料分析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