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達木盆地原為古海洋的一部分,位于柴達木盆地東緣低洼地帶的茶卡鹽湖,面積l05km2,天然結晶的湖鹽儲量豐富,形成深厚且堅硬的鹽殼,鹽殼以上平均水深約0. 2m。歷史上湖區運輸湖鹽主要采用鐵路運輸(下圖),1989年開掘運鹽航道后,水運取代了鐵路運輸。近幾十年來,茶卡鹽湖的旅游業和周邊地區的畜牧業發展迅速。
(1)推斷茶卡鹽湖湖鹽的形成過程。
(2)鹽湖邊緣的湖鹽雜質含量較高,給湖鹽加工帶來一定困難。說明湖鹽中雜質的主要來源。
(3)分析茶卡鹽湖的鹽殼對修建運鹽鐵路的影響。
(4)1989年后鐵路不再運鹽,當時有人提出拆除湖區鐵路。你是否贊同,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
【答案】(1)茶卡鹽湖原為古海洋;經地殼運動隆起抬升成高鹽度的內陸湖;隨后,氣候變干,蒸發旺盛,周邊徑流匯入少,水量減少,湖水鹽度不斷上升(或湖水含鹽量過飽和),鹽類物質結晶析出(或多余的鹽分沉積)。
(2)深居內陸,大陸性強,鹽湖周邊多風化碎屑物(或氣候干旱,多風沙);過度放牧,草地退化,多裸露的沙土;周邊生產生活產生的廢棄物。
(3)有利:鹽殼表層積水淺,利于鋪設鐵軌;鹽殼厚且堅硬,鐵軌不易塌陷;
不利:湖鹽對鐵路設備腐蝕性強,技術要求高。
(4)贊同。鐵路的運鹽功能已經喪失(或運鹽改為船運),鐵路運輸及廢棄的鐵路設備破壞湖區自然景觀,污染環境。
不贊同。拆除鐵路,恢復原有環境的成本較高(或拆除鐵路成本較高);鐵路可作為客運專線方便游客進入湖區觀賞,發展鹽湖特色旅游(或鐵路可作為旅游景觀)。
【解析】試題分析
(1)根據材料可知該地原為古海洋,后經地殼抬升形成內陸湖,氣候干旱,蒸發旺盛,水量減少,湖水鹽度升高,最后鹽類結晶析出。
(2)雜質的主要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來自然,一個來自于人為。自然界主要是該地自然風化物;人為主要是放牧導致植被減少,產生的沙土;還有生產生活過程產生的廢棄物。
(3)由圖示信息可知運鹽鐵路主要鋪設在鹽殼之上,鹽殼表層積水淺,鹽殼厚且堅硬,利于鋪設鐵軌,且鐵軌不易塌陷;但是由于該地鹽度較高,對設備腐蝕性強,因此對技術要求較高。
(4)鐵路的主要功能是運鹽,既然鐵路不再運鹽,而且鐵路鋪設在湖區會破壞湖區自然景觀,污染環境,因此可以拆除;但是拆除鐵路,恢復原有環境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也可以將鐵路作為客運專線方便游客進入湖區觀賞,發展鹽湖特色旅游。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宜蘭縣位于臺灣省東北部,主體為蘭陽平原,三面環山,一面朝海。宜蘭全年多雨,臺灣俗諺“竹風蘭雨”就是描述新竹多風而宜蘭多雨的現象。蘭陽平原沿海分布著長約23公里,高約10米的沙丘,臺灣俗諺“龜蛇把海口 ”中的“蛇”就是指海岸連綿的沙丘。右圖為臺灣省局部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宜蘭多雨的原因是
①三面環山、東面向海,多地形雨 ②秋冬之際,東北季風影響大
③春季氣溫回升快,以對流雨為主 ④6月中旬到秋末多臺風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關于圖中四處的說法中不可信的是
A.甲處可能有溫泉分布
B.乙處坡度陡且易發滑坡
C.丙處兩縣以山脈為界
D.丁處河流少因為溝谷少
【3】沿海的沙丘對蘭陽平原的影響是
A.多沙塵暴 B.增加洪災
C.減少降水 D.加劇鹽堿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百度、高德地圖已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重要導航工具。在利用地圖做線路規劃時,需用到的技術手段是
A. 移動通訊技術 B. 遙感 C. 全球定位系統 D. 地理信息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Don’t misunderstand me. I wasn’t ______ you when I said someone was to blame for the failure.
A. appealing to B. adjusting to
C. responding to D. referring t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緩解停車難問題,北京市朝陽區采取“錯峰停車”措施,鼓勵各社會單位將停車位夜間或雙休日向周邊社區市民開放。下圖為“朝陽區某功能區不同時段人口流動狀況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該功能區屬于:
A.商業區 B.行政區 C.工業區 D.住宅區
【2】“錯峰停車”主要利用了該功能區與相鄰功能區:
A.人口流動狀況的差異 B.人口密度的差異
C.汽車擁有量的差異 D.地租水平的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其發展主要體現在
A.首次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B.強調黨要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創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問題
D.回答了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重大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北京與延慶的通勤列車在居庸關附近“穿越”杏花、山桃花等組成的花海,被譽為 “開往春天的列車”。2016年春季,眾多喜歡攝影的游客聞名蜂捅而至居庸關時,卻發現進山拍攝“開往春天的列車”的道路已暫時封閉,游客為此與現場封路的工作人員發生沖突。
(1)推斷此次居庸關進山道路暫時封閉的原因。
(2)為避免類似沖突再次發生,請你對沖突雙方提出合理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8月16日-18日,四川省東北地區遭遇強降雨,達州、廣安、廣元、南充、巴中等城市遭受洪澇災害。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2015年8月8日4時為立秋時分,氣候學上,常以立秋之后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22℃以下的始日作為秋季開始。下列四城市中秋季開始最早的可能是
A.重慶 B隴南 C.南充 D.達州
【2】下圖為①、②、③、④四地相應的水位變化過程預測曲線圖,其中最可能與③地相吻合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