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為三個區域的人口統計圖。讀圖回答以下2題。
1.a、b區域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分別屬于
A.現代型和過渡型 B.原始型和傳統型
C.現代型和傳統型 C.傳統型和過渡型
2.影響c區域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主要因素有
1.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2.人口受教育水平較低 3.醫療衛生水平較低 4.人們的生育意愿較低
A.1、2 B.1、4 C.2、3 D.3、4
1.【答案】D
【分析】根據各種柱狀的長短,結合四種人口再生產類型的特點很容易得出a、b、c所代表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分別為傳統型、過渡型、現代型。
【高考考點】人口再生產類型概念、類型及特點。
【易錯點】四種人口再生產類型的特點不熟。
【備考提示】人口與環境是當前的熱門話題,復習時應特別注意結合相關時政材料復習。
2.【答案】B
【分析】由柱狀統計圖可知C為現代型,在現代社會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主要受社會經濟因素影響。
【高考考點】環境對人口數量的影響。
【易錯點】審題馬虎,對影響人口的因素不清楚。
【備考提示】地區自然增長率是由生育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兩者都是主要受社會經濟因素影響,只不過死亡率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比生育率更明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3為三個區域的人口統計圖。讀圖回答問題。
a、b區域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分別屬于
A.現代型和過渡型
B.原始型和傳統型
C.現代型和傳統型
C.傳統型和過渡型
影響c區域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較低
③醫療衛生水平較低
④人們的生育意愿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3為三個區域的人口統計圖。讀圖回答 題
1 、a、b區域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分別屬于
A、現代型和過渡型 B、原始型和傳統型
C、現代型和傳統型 C、傳統型和過渡型
2、影響c區域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較低
③醫療衛生水平較低 ④人們的生育意愿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山東省兗州市高二上學期期中檢測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1:進入21世紀后,在我國六大經濟區域中,有人這樣概括:“珠三角”搶得先機,“長三角”后來居上,“環渤海”潛力巨大,“新東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開發,中部崛起更待何時?
材料2:
(1)有關人士將環渤海的天津濱海新區、珠三角的深圳、長三角的浦東并稱為中國東部沿海具有相似戰略功能的“三大極點”,分析三個區域的共同優勢區位條件。(2分)
(2)圖丙中陰影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長的有利氣候條件是( ) (1分)
A.地勢平坦開闊 |
B.土壤深厚、肥沃 |
C.降水豐富,水源充足 |
D.光熱條件好,雨熱同期 |
限制性因素 | 甲 | |
乙 | | |
丙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讀川渝區域圖和有關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川渝地區位于我國西南,地處亞熱帶,該地區及周邊構成以山地、盆地、丘陵為主的地形狀態。山多河多,地勢高差大。該地區東部和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山區則分布著典型的石林、峰林、洼地、殘丘、落水洞、溶洞、暗河等喀斯特景觀。
材料二:川渝地區主要自然資源潛在價值與全國比較
地區 | 資源潛在總值占全國比重(%) | 資源人均潛在值(全國平均數為100) | 資源結構(%) | |
農林牧資源 | 礦產水能資源 | |||
全國 | 100 | 100 | 65.1 | 34.9 |
四川、重慶 | 15.78 | 147.4 | 43.1 | 56.9 |
|
|
(1)根據圖17所示的5個海拔區間中,海拔高度在 m之間的地域,人口密度與海拔增加成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與人口密度負相關最明顯的是 m的區間。
(2)考慮自然因素的影響,如果建設同等級的高速公路,單位里程造價最低的地區是( )
A.山東丘陵 B.珠江三角洲 C.川渝地區 D.華北平原
(3)圖中M城所在區域是該地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試分析其形成與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
(至少答三點)
(4)圖中P城所在區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P城市所在的平原農業地域類型是 ;分析其農業發展的主要區位條件
。
(5)根據所給材料,簡要分析川渝地區如何利用當地資源優勢進行區域開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