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地理②必修(人教版) 題型:043
甲圖為某國著名工業區;乙圖為我國某著名工業區。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新一輪產業革命浪潮的沖擊下,礦區單一的重型工業經濟結構弊端日益顯露,經濟受到很大的打擊,因此要開展區域的全面整治和更新,重點是改變原有單一的經濟結構,使礦區經濟朝著多樣化、綜合化發展,以適應新形勢下經濟發展的需要。此地區已形成新老工業并舉、部門結構復雜、內部聯系密切、布局相對合理的區域工業綜合體。
讀圖和資料回答:
(1)根據上圖所提供的信息,運用學過的地理知識分析兩個工業區形成的共同條件。
(2)據乙圖,選擇下列適當工業部門,將其代號填入圖中的方框內,以形成正確的工業聯系。
a.造紙工業
b.鋼鐵工業
c.機械工業
d.化學工業
e.石油化工業
(3)從地理角度分析乙圖所示工業區20世紀70年代后衰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廣東中山五校聯考高二下學期中段考試地理(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通過大量技術投入和大規模專業化生產,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種植大豆,在積極培育優良品種的同時,鼓勵農民組建農場聯合體,實現了大豆的規;a與經營。目前,巴西的大豆產量、出口量僅次于美國。
1.巴西大豆總產量增加的潛力大于美國,主要是因為巴西
A.技術力量較雄厚 B.氣候條件較優越
C.可開墾的土地資源較豐富 D.勞動力較充足
2.在國際市場上,巴西大豆價格低于美國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專業化水平較高 B.科技投入較大
C.勞動生產率較高 D.勞動力價格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河北省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填空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技術的進步,巨型運礦船的出現,世界上很多鋼鐵工業區規劃建設在港口,既便于__________,又接近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4-24中,甲圖為某國著名工業區,乙圖為我國某著名工業區,讀圖和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圖4-24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新一輪產業革命浪潮的沖擊下,礦區單一的重型工業經濟結構弊端日益顯露,經濟受到很大的打擊。于是開展區域全面整治和更新,重點是改變原有單一經濟結構,使礦區經濟朝著多樣化、綜合化發展,以適應新形勢下經濟發展的需要。此地區已形成新老工業區并舉、部門結構復雜、內部聯系密切、布局相對合理的區域工業綜合體。
(1)根據圖4-24所提供的信息,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兩大工業區形成的共同條件。
(2)據乙圖,選擇下列適當的工業部門,將其代號填入圖4-25中的方框內,以形成正確的工業聯系。
a.造紙工業 b.鋼鐵工業 c.機械工業 d.化學工業 e.石油化工業
圖4-25
(3)從地理角度分析乙圖所示工業區20世紀70年代后衰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