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電視劇《闖關東》播出后,引起了人們對我國人口遷移的關注。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闖關東”人口遷移路線示意圖
材料二:我國東北地區有遼闊的土地、茂密的森林、豐富的礦產,在明清時期,大量農民來此開荒種地并定居下來。移民主要來自山東、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東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東北地區俗稱“關東”,所以人們便把這一人口入遷現象,稱為“闖關東”。
分析明清以后山東人“闖關東”的主要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1】下列關于圖中混合農業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小麥種植業和牧羊業混合經營 ②甘蔗、果樹種植和養魚有機結合
③實行牧草與作物輪作 ④投入大量廉價勞動力精耕細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澳大利亞東南部混合農業經營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 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積小 B. 氣候炎熱干燥,蒸發旺盛
C. 處于大分水嶺的背風坡,降水少,水源不足 D. 土壤貧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氣圈是由多種氣體混合組成的,每一種氣體(或元素)對于地理環境和人類都有特定的意義。比如( )
A. 氮是構成生物體必不可少的元素
B. 氧氣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 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
D. 臭氧對地面具有保溫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地區局部示意,其中①②③④布局有不同的農業生產活動。
【1】下列對①②③④布局的農業類型判斷正確的是()
A. ①——林果業 B. ②——花卉種植業
C. ③——小麥種植業 D. ④——乳牛業
【2】調查發現,隨著城鎮的發展,①日漸萎縮,②③快速擴張。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源 C. 市場 D. 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近地面天氣形勢簡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丙三地中,氣壓最高的是________地.
(2)此時甲地風向為_______;甲、乙、丙三地中,風力最小的是_______地。
(3)此時乙地的天氣狀況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
(4)鋒面過境后,北京的天氣狀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某一省道從該地南部經過,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①~④四地中,與其各自正南方的過境省道之間的地勢落差最小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寒假期間,某研學小組成員到該地考查,返程途中看到了太陽落入地平時的美景,則最有可能欣賞到此景觀的地點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質科考隊前往內蒙古巴丹湖(39.2°N,101.6°E)考察,2018年1月7日到達時恰逢日落。考察發現:巴丹湖被沙山分為東湖和西湖(圖a),兩湖水體性質受盛行西北風的影響而產生明顯差異。地質歷史時期,該湖所在地區風向多變,影響著巴丹湖的地貌演化,并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態(圖b)。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科考隊到達時的北京時間約為
A. 16:00 B. 17:00 C. 18:00 D. 19:00
【2】與西湖相比,東湖
A. 鹽度較低,水位較高 B. 鹽度較低,水位較低
C. 鹽度較高,水位較高 D. 鹽度較高,水位較低
【3】根據巴丹湖的地貌演化過程,推斷階段Ⅰ、Ⅱ、Ⅲ的盛行風向分別是
A. 西南風;東南風;西南風 B. 西南風;東南風;東北風
C. 東北風;西北風;東北風 D. 東北風;西北風;西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世界某區域某季節沿岸洋流流向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季節為北半球的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甲洋流附近海域魚群相對較多,主要是因為該海域
A. 處于寒暖流交匯處 B. 位于大河入海口
C. 夏季深層海水上涌 D. 季節變化很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9月28日4時40分臺風“鲇魚”在福建省廈門附近登陸。下圖為“該臺風路徑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27日21時到28日21時,廈門風向和風速變化是( )
A. 一直吹偏東風,風速先變小后變大
B. 一直吹偏西風,風速先變大后變小
C. 偏北風逐漸轉為偏南風,風速先變大后變小
D. 偏南風逐漸轉為偏北風,風速先變小后變大
【2】為減少臺風造成的損失,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退耕還湖,加固河堤
B. 整體搬遷,全面撤離
C. 學校放假,船舶離港
D. 加強監測,修建海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