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區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讀下面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某區域略圖
材料二? 太原市某年10月10~13日氣象資料統計表
(1)判斷該時段影響太原地區的天氣系統,并指出在此天氣系統影響下,太原地區容易產生的自然災害。(2分)
(2)石家莊到太原之間修建的高速鐵路,平均施工難度要比京滬高速鐵路大很多。簡要分析原因。(2分)
(3)2012年5月21日,國家發改委批準設立豫晉陜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包括河南省三門峽市,山西省運城市J臨汾市,陜西雀渭南市,見圖示陰影區域)。據悉,這是我國唯一跨省設立的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江蘇、上海等地的眼鏡、皮具、模具、鉆石機械、紡織、服裝等生產企業已陸續轉移至該地區生產和加工。說明產業轉移對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的經濟意義。(2分)
(4)簡要分析“黃河金三角區域”成為我國最大煉鋁基地的有利區位條件。(3分)
(1)冷鋒(1分)?? 滑坡、泥石流(1分)
(2)石太高速穿過太行山區,地形復雜(1分)?? 修建的橋梁多、隧道多(1分)
(3)①增加就業機會? ②提高生產總值??? ③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2分,每個要點得1分,答出其中兩個要點即可)
(4)①煤炭、水電等能源豐富(1分)? ②鋁土資源豐富(1分)?? ③鐵路等交通運輸便利(1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在我國下半年北方地區主要的天氣系統是冷鋒。在這樣的天氣情況下,太原出現了暴雨,由于太原位于山區,所以降水多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
(2)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分界線是太行山,所以石太高速需要穿過太行山區,地形復雜。并且還垮了較多河流,需要修建的橋梁和隧道多。
(3)產業轉移有利于地區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就業機會增加。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提高生產總值。城鎮規模擴大,從而加大城市化進程,促使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4)這里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有三門峽、小浪底等水利工程,水能資源豐富。鋁土資源豐富,這里還是我國鐵路線密集的地區,交通便利。
考點:天氣系統、產業轉移、區位條件。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廣東省中山市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了解區域地理特征、成因,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和山西太原、海南海口氣候資料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本題每小點一分共14分)
(1)據圖分析,與海口相比,太原的氣溫特征及原因。(7分)
(2)簡要說明太原、海口兩地因氣溫影響產生的農業生產差異。(4分)
(3)太原位于汾河谷地,請在下圖中的線上畫出巖層相對運動的方向,并說明該谷地的成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河北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了解區域地理特征、成因,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和太原、海口氣候資料圖。讀圖,回答問題。
(1)據圖分析,與海口相比,太原的氣溫特征及原因。(8分)
(2)簡要說明太原、海口兩地因氣溫影響產生的農業生產差異。(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了解區域地理特征、成因,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和太原、海口氣候資料圖,讀圖回答問題。
(1)據圖分析,與海口相比,太原的氣溫特征及原因。
(2)簡要說明太原、海口兩地因氣溫影響產生的農業生產差異。
(3)太原位于汾河谷地,請在下圖中的線上畫出巖層相對運動的方向,并說明該谷地的成因。
(4)請列舉該地區大力開發煤炭資源造成的主要生態問題。
(5)隨著經濟的發展,當地面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問題,有人提出應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你是否贊同,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