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東部山區修筑道路,要注意防范植被破壞后產生下列哪種問題( )
A. 臺風肆虐B. 水土流失C. 斷層活動D. 沙塵暴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①和②處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 )
A. 地形、水源 B. 水源、光照 C. 水源、氣溫 D. 土壤、地形
【2】圖中②所在的省區,豐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A. 太陽能、生物能 B. 風能、石油
C. 地熱能、天然氣 D. 太陽能、地熱能
【3】圖中③所示山區敘述正確的是
A. 垂直地帶性明顯,樹種豐富。
B. 是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C. 該地區可以適宜大力開發水能資源
D. “三江并流”三江指長江、瀾滄江、雅礱江
【4】圖中④處所示地形單元的農業生產類型和重要農產品組合正確的是( )
A. 河谷灌溉農業——小麥 B. 山地畜牧業——灘羊
C. 溫帶草原畜牧業——細毛羊 D. 綠洲灌溉農業——棉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華北地區某地實測的海拔高度數據分布”。讀圖回答以下問題。
(1)測量圖中各地海拔高度,所用最精準、便捷的技術是( )
A.遙感
B.全球定位系統
C.數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統
(2)對圖示區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海拔:甲>丙
B.坡度:甲>乙
C.氣溫:丙>丁
D.降水: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氣象災害的說法,正確的是
A.伏旱發生在江淮地區,多在5月份出現B.梅雨多發在華北地區
C.臺風是熱帶、亞熱帶氣旋發展而成D.寒潮對我國農業影響最大是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月宮一號”是我國建立的空間基地生命保障綜合實驗裝置。該裝置構建了由植物、動物、微生物組成的人工閉合生態系統,人類生活所必需的物質,如氧氣、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統內循環再生。下圖為“月宮一號”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字母a代表的水循環環節是
①植物蒸騰 ②水汽輸送 ③蒸發 ④地表徑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圖中與自然界水循環的“降水”環節類似的是
A. 水處理 B. 低壓蒸餾 C. 飲用水儲存 D. 營養液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甲、乙、丙、丁四區域,說法正確的是( )
A. 是按照綜合指標劃分的 B. 有明確的邊界
C. 地形是四區域劃分的主要依據 D. 區域內部自然地理特征具有一定的整體性
【2】下列有關四區域自然環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區域雨熱同期 B. 乙區域土壤肥沃
C. 丙區域四季分明 D. 丁區域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小
【3】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對自然演化過程和社會經濟發展過程的捕捉、監測、描述、表達的能力迅速提高,為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同時也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下面關于全球定位系統在交通運輸中的作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車輛跟蹤 B. 合理分配車輛
C. 降低能耗 D. 提高運營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東北三江平原濕地被人類活動破壞前后氣溫年變化及該區域某河流流量年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各題。
【1】圖中表示東北三江平原濕地被破壞后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和河流流量年變化曲線分別是
A. 甲和丙 B. 乙和丁 C. 甲和丁 D. 乙和丙
【2】下列關于東北三江平原濕地生態系統遭受破壞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 土壤侵蝕,導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 工業過度發展,環境污染加劇 C. 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 開墾濕地,不斷擴大耕地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長江水產研究所確認,2013年葛洲壩附近唯一的自然產卵場中的中華鱘沒有繁殖產卵。葛洲壩建成后的幾年里,中華鱘野生種群的數量從70年代的1萬余尾減少到目前的57尾。下圖為中華鱘產卵區分布變化示意圖。
根據材料和所知識,分析中華鱘數量銳減的原因并提出保護對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水土流失對黃土高原地區的影響。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 1)寫出圖中數字的含義。
( 2)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對黃河下游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
( 3)說出你閱讀該圖所得出的地理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