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某區域示意圖,分析回答下列各題。
(1)描述圖示地區降水量的分布規律。
(2)圖中 A 地區日照時數不及 B 地區,而積溫卻高于 B 地區,試分析其原因。
(3)B 地區是我國典型的生態脆弱區,試分析造成該地生態脆弱的原因。
【答案】(1)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2)甲地區地處四川盆地,地表水系發達,夏季蒸發旺盛,多陰雨天氣,日照時數少,但云層厚,大氣保溫作用強,因而積溫高。乙地區為云貴高原,海拔較高,空氣稀薄,多晴天,日 照時數較多,但云層薄,大氣保溫作用弱,積溫較低。
(3)喀斯特地貌廣布,全年降水量大,溶蝕侵蝕強烈;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貧 瘠;山體滑坡,泥石流災害頻頻發生。
【解析】
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地理及等值線的綜合分析。(1)根據圖示的等降水量線的分布判斷,該地區降水量東南多西北少。(2)根據兩地的經緯度位置判斷,A地區位于四川盆地,為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最貧乏地區,主要原因從盆地多云霧,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故光照弱,但由于大氣的保溫作用強,故積溫高;而B位于云貴高原,光照強主要從地勢較高,大氣較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故光照強,但大氣的保溫作用弱,故積溫較低。(3)B地區為云貴高原,生態脆弱主要從該地區的氣候、地形、土壤等條件而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石漠化嚴重;及地質災害多發角度分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含氮化合物濃度增加,產生沉降,是新出現的令人擔憂的全球變化問題。一科研小組選擇受人類干擾較小的某地,實驗模擬大氣氮沉降初期對植被的影響。實驗地植被以灌木植物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數據為實驗地以2009年為基數,2010-2013年實驗中植被的變化值(測量時間為每年9月30日)。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實驗期間植被變化表現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變 ④植被分布改變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實驗期間大氣氮沉降導致灌木、草本兩類植物出現此消彼長競爭的是( )
A. 植株數量 B. 總生物量 C. 地上生物量 D. 地下生物量
【3】根據實驗結果推測,隨著大氣氮沉降的持續,植被未來變化趨勢是( )
A.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縮
C. 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縮
D. 灌木植物萎縮、草本植物茂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東北地區年干燥度等值線圖,年干燥度為年可能蒸發量與年降水量的比值。 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③地的值可能是( )
A. 0.8 B. 0.4 C. 1.2 D. 1.0
【2】①、②兩地年干燥度有明顯差異的原因是( )
A. ①地海拔高于②地 B. ①地比②地距海近
C. ①地蒸發量大于②地 D. ①地降水多于②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紅河哈尼梯田擁有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共同構成的人與自然高度協調的生態系統(圖),“哈尼稻作梯田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到目前為止,遺產地相當一部分原住民還生活在貧困狀態中,當地政府通過梯田文化旅游開發來幫助原住民脫貧;但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哈尼梯田生態系統變得脆弱、哈尼村寨風貌發生改變、建設性破壞對哈尼梯田的負面影響亦日趨顯現,協調資源開發利用與遺產保護的關系顯得尤為迫切。
說明哈尼梯田文化旅游開發能幫助原住民脫貧的原因及開發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不管距離多遠,在外的游子們都渴望回家和家人團聚,每年數以億計的人群集中在春節期間往返于家鄉和工作地點,形成了堪稱“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的春運,讀2018年(預測)與2017年全國春運旅客發送量比較表(下表)和2017年春節前后春運遷徙情況統計圖(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2018年比2017年春運旅客平均在途時間縮短
B. 2018年比2017年春運交通壓力明顯減輕
C. 2018年春運道路發送旅客數量下降與私家車保有量增加無關
D. 高鐵會逐漸成為未來幾年春運的最主要交通工具
【2】【2】2017年1月28日前后人口遷徙數量最少的主導因素是
A. 經濟因素 B. 傳統文化 C. 春運政策 D. 天氣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日本因時制宜地進行了三次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實施積極有效的產業發展戰略,日本逐步跨入了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日本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第一次產業結構調整,日本具有發展初級產業的比較優勢,承接了拉美國家的初級產業轉移
B. 第二次產業結構調整,日本工業的主導產業從輕工業轉向高科技工業
C. 第三次產業結構調整,日本的工業結構實現了由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資源密集型產業的飛躍
D. 第三次產業結構調整,日本的環境污染狀況得到較大改善
【2】關于日本經濟發展狀況的評價,正確的是
①島國多良港,海運發達
②人口眾多,產品主要面向國內市場
③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商品谷物農業發達
④經濟對外依賴性強,制造業多臨港布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孢粉是木本和草本植物的器官,能大量完好地保存在沉積層中,下圖示意從青海湖沉積層鉆孔中獲取的距今不同年代的孢粉濃度變化,研究人員通過與青海湖流域外其他地區孢粉成分的對比,確定該鉆孔獲取的孢粉主要反映青海湖流域的植被數量與構成。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I、Ⅱl、ⅢI分別代表由青海湖沉積層鉆孔獲取的
A. 孢粉總濃度、草本孢粉濃度、木本孢粉濃度
B. 草本孢粉濃度、孢粉總濃度、木本孢粉濃度
C. 木本孢粉濃度、孢粉總濃度、草本孢粉濃度
D. 孢粉總濃度、木本孢粉濃度、草本孢粉濃度
【2】古雪線的升降與氣溫變化密切相關。據圖推斷下列時期中雪線最低的是
A. 距今1500年前后 B. 距今7500年前后
C. 距今8500年前后 D. 距今12500年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等高面與等壓面的關系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列表比較A、B兩地大氣物理性質及天氣狀況。
A地 | B地 | |
氣溫 | ||
氣壓 | ||
垂直方向 氣流運動 | ||
陰晴狀況 |
(2)在圖中用“→”畫出AB間的熱力環流。如果該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則A、B兩地之間的風向為______________風.
(3)若圖示區域熱力環流為白天的海陸風,則A、B兩地為陸地的是________,當地吹________風。
(4)如果A、B之間的溫差增大,則該區域的熱力環流勢力將________(增強、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近年來,在旅游景區玻璃棧道開始興起。在河北邯鄲武安市境內的東太行山風景區,是一處集太行山雄、奇、險、峻和巧石、云海、清幽、變幻于一體的山岳型自然景區。東太行山最高海拔1428米,東太行玻璃棧道建在海拔1180米的龍頭崖山腰處,玻璃棧道全長266米,寬2米,棧道圍繞山體而建,腳下就是絕壁天險、萬丈深淵。邁步在玻璃上時有破碎的聲音,并且看到玻璃的裂紋慢慢裂開,其實這都是具有人體感應功能的碎化玻璃。
(1)試分析東太行山風景區興建玻璃棧道的原因。
(2)各景區紛紛興建玻璃棧道對旅游業有什么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