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所示國家農業約占該國GDP的23%(2005年),農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63.3%。近年來,第二、三產業比重快速上升,2005年分別約占GDP的35%和42%,水電出口及相關建筑業是該國經濟支柱之一。
(1)“水電出口及相關建筑業是該國經濟支柱之一”,分析該國發展水電工業的主要條件。
(2)該國2000年前森林覆蓋率曾達72.5%,但目前明顯降低,試分析森林覆蓋率降低的原因及可能引發的問題。
(3)試分析全球變暖對該國農業生產可能產生的影響。
【答案】(1)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河流眾多,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經濟水平低,技術落后加上復雜的地質條件,加大了水能資源開發的難度。
(2)森林覆蓋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長,糧食不足,出現過度開墾現象。可能引起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加重;滑坡、泥石流現象多發。
(3)全球變暖,該地區熱量增加,生長期增長,可耕地范圍擴大,有利于農業生產;全球變暖,加速該國冰川消融,泥石流、滑坡現象增多。
【解析】
本題考查水電開發的有利條件,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帶來的影響,全球變暖對農業產生的影響。
(1)分析水電工業發展的條件既要分析有利條件也要分析不利條件。由圖中經緯度可以判斷,該國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河流眾多,讀圖可知,該國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經濟水平低,技術落后加上復雜的地質條件,加大了水能資源開發的難度。
(2)由該國所處經緯度可以判斷,位于南亞地區,人口密集,森林覆蓋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長,糧食不足,出現過度開墾現象,導致植被大量砍伐,植被覆蓋率降低。可能引發的問題主要包括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加重;滑坡、泥石流現象多發。
(3)影響應該包括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有利影響:全球變暖對該國農業生產可能產生的影響:該地區熱量增加,生長期增長,可耕地范圍擴大,有利于農業生產;不利影響:全球變暖,加速該國冰川消融,泥石流、滑坡現象增多。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也門首都薩那素有“阿拉伯明珠”之稱。圖為也門等高線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薩那的氣候特點是
A.全年炎熱干燥 B.終年高溫多雨
C.降水不多,四季如春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導致薩那夏季降水量較多的盛行風向是
A.東北風 B.西北風 C.西南風 D.東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半球某地(約75°W,45°N),河流清澈,森林茂密,風景宜人……
【1】一條大河由西南向東北流經該地,進入解凍季節時,該河流容易出現的現象是
①凌汛 ②水土流失 ③河岸決堤 ④水位暴漲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2】該河流注入的海域毗鄰世界某著名漁場,該漁場位于
A. 北太平洋西部B. 北太平洋東部
C. 北大西洋東部D. 北大西洋西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若X、Y 分別表示2015 年人口死亡率、出生率(單位:%),P1~P4 代表四個國家,則P4 可能表示的是( )
A.美國 B.中國 C.巴西 D.蘇丹
【2】若X、Y 分別表示某城市2015 年人口遷出量、遷入量(單位:萬人),P1~P4 代表該年份的四個季度,下列關于該市2015 年人口變動說法正確的是( )
A.凈遷入人口數最多的季度是P1
B.凈遷入人口數呈波動上升趨勢
C.年內凈遷入人口總數約9 萬人
D.該城市的逆城市化現象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Q地區是我國某大型混合型飲料企業的番茄原料主產地。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企業選擇Q地作為番茄生產基地,主要考慮的優勢條件為( )
A. 土地資源豐富,土壤肥沃 B. 臨近城市,鐵路交通便利
C. 勞動力充足,土地價格低 D. 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原料品質優良
【2】隨著Q地區番茄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對周邊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主要有( )
①湖泊面積縮小,湖水鹽度升高
②氣候條件好轉,湖濱沙漠消失
③湖水富營養化
④綠洲萎縮,土地鹽漬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三種資源跨區域調配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①資源調配線路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經過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 B. 穿越兩類陸地自然帶
C. 目標市場位于海南 D. 資源主要來自我國新疆和中亞
【2】②資源調配線路建設的不利條件是( )
A. 受地勢影響抽水北送 B. 污染嚴重,水質差
C. 開挖新河道,建設成本高 D. 加大海河的防洪壓力
【3】③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對輸入地的直接影響是( )
A. 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B. 出口加工工業比重增加
C. 外來務工人員明顯增加 D. 電子工業升級換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由于發展先后的差異,我國東西部發展具有巨大的互補性,東部沿海“騰籠換鳥”與中西部“筑巢引鳳”兩出大戲的帷幕幾乎同時拉開。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良禽擇木而棲”,河南能夠吸引浙江產業轉入的因素是( )
①勞動力成本
②土地價格
③科技力量
④資源條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騰籠換鳥”對中西部省區產生的有利影響有( )
①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市場繁榮
②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帶動環境質量提高
③促進產業升級,加快工業化進程
④土地利用多樣化,耕地面積擴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略圖。
材料二 圖中R河是內流河,以積雪融水補給為主。R河流經的甲平原是所在國政治、經濟的核心區域,人口約1億。
(1)比較分析R河MN段和EF段水文特征的差異。
(2)比較X、Y兩地年積雪期的長短,并說明原因。
(3)簡述甲平原南部種植冬小麥有利的自然條件。
(4)分析該國在甲平原大力發展內河航運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灣地區的出生率每12年便會周期性出現一種特殊的逆轉變化,這就是“虎兔龍現象”。臺灣許多男女偏愛兔寶寶,避開虎寶寶,更期待龍寶寶。讀臺灣地區2010——2014年人口數據統計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臺灣地區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現在( )
A. 2023年、2022年 B. 2024年、2025年
C. 2026年、2025年 D. 2024年、2022年
【2】據圖可知,2010—2014年臺灣地區的( )
A. 人口出生率波動下降 B. 死亡率波動比出生率大
C. 社會老齡化現象嚴重 D. 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