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四川盆地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一億多年前,由于地殼運動和氣候變化,在地層中形成了鹽層,所以四川盆地井鹽豐富。貴州省素不產食鹽,所需食鹽絕大部分從四川運入。川鹽入黔歷來以水道運輸為主,四川生產的鹽先運往長江各口岸的入口處,再沿長江支流河道運往貴州各地。連接各地的石板路陸路通道是其重要補充。解放后,因公里和鐵路運輸的興起,川黔鹽道逐漸成為歷史遺跡。
(1)敘述四川盆地地下鹽層的形成過程。
(2)分析川黔鹽道長江支流不利于運鹽的水文特征。
(3)推測赤水河上運鹽返空船只從貴州運回的物資。(至少列舉兩種)
(4)解放后修建的國省道多與川黔鹽道陸運通道一致,解釋其原因。
【答案】(1)地殼抬升,海洋變為內陸湖泊;氣候變干旱,蒸發強烈,湖水鹽度增大,鹽分沉淀到湖底形成鹽湖;湖鹽被后來沉積的泥沙掩埋而保存于地層之中,經過漫長的地質作用形成巖層。
(2)位于季風氣候區,冬春季節河流流量小,水位低,影響航運;河流經過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地帶,落差大,多激流險灘,不利于航運。
(3)竹木、藥材、煤炭、白酒等(答對一種)
(4)貴州多山,川黔鹽道陸運通道和國省道的修建都深受地形制約;川黔鹽道陸運通道經過許多城鎮,也促進了沿線城鎮發展,而國省道公路多通過城鎮,為城鎮開辟對外聯系通道。
【解析】
本題重點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較容易。
(1)分析材料可知,四川盆地地下鹽層的形成與地殼運動和氣候變化有關。四川盆地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在一億年前開始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過程中,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擠壓歐亞板塊、地殼抬升,海洋變為內陸湖泊;氣候變干旱,蒸發強烈,殘留的海水經強烈蒸發,礦化度增大,大面積的蒸發鹽類沉積逐漸形成;在以后的地殼運動中,湖鹽被后來沉積的泥沙掩埋而保存于地層之中,經過漫長的地質作用形成巖層。
(2)河流的水文特征中與水運有關的內容主要有:水量、水位季節變化、有無結冰期、流速等因素。川黔鹽道長江支流位于季風氣候區,受季風影響,河流水位變化大,冬春季節河流流量小,水位低,不利于航運;河流經過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地帶,落差大,多激流險灘,不利于航運。
(3)貴州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有貴州茅臺等優質白酒;貴州省是中藥資源大省,特定的氣候條件適宜多種藥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而且質量好。復雜的地質條件,地下礦藏豐富,蘊藏著許多礦物藥。因此運鹽返空船只從貴州運回的物資主要有藥材、煤炭、白酒等。
(4)貴州省地形以高原為主,多山地,喀斯特地貌發育,“地無三尺平”,因此川黔鹽道陸運通道和國省道的修建都深受地形制約;結合圖例可知,川黔鹽道陸運通道經過許多城鎮,也促進了沿線城鎮發展,國省道公路多通過城鎮,為城鎮開辟對外聯系通道。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圖1為甘肅中部地區示意圖,圖2為祁連山東西段南、北坡自然帶譜圖。
材料二:嫣支山位于河西走廊中段,三面是遼闊的大草原,水草豐美,是天然的優良牧場,為歷代王朝屯兵養馬的地方。嫣支山哺育了世界第二大古軍馬場——山丹軍馬場(圖1中甲處)。
材料三:城市化過程中人口不斷從農村流入到城市,同時伴隨著一部分人口從中小城市流入大城市。我國部分城市人口不斷外流,導致城市人口規模、產業規模不斷縮小,成為收縮型城市。玉門是我國石油工業的誕生地之一,石油工業曾是其長期支柱產業。進入21世紀后人口不斷外流,城市收縮現象非常明顯。
(1)祁連山東段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 (填大洋名稱)。圖2中 (填a或b)為祁連山的北坡,說出判斷理由。
(2)簡述圖1中甲處成為古軍馬場選址的優勢區位條件。
(3)分析玉門成為收縮型城市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3月12日,芬蘭官方公布了計劃在北極圈內修建一條鐵路,連接挪威希爾克內斯口岸與芬蘭現有鐵路,打通芬蘭現有鐵路網至北冰洋的交通運輸線,之后通過開辟的“北極絲路”繞北冰洋進入亞洲東部。
下圖為北歐局部地區水系和交通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區域湖泊眾多,這些湖泊的成因是
A.河流改道,積水成湖B.海底淤積,積水成湖
C.斷裂下陷,積水成湖D.冰川刨蝕,積水成湖
【2】中國工程人員在該國境內修建鐵路需要克服的困難是
A.寒冷潮濕
B.食物匱乏
C.淡水短缺
D.高寒缺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中國成為越南雙邊貿易額達1000億美元的首個貿易合作伙伴。讀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1】中國向越南進口和出口商品的特點是
A.進口和出口的商品均為工業制成品B.主要進口工業原料而出口工業制成品
C.進口和出口的商品附加值低D.進口和出口的商品種類有較大相似性
【2】中國向越南進口和出口商品的特點表明
A.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發達B.越南熱帶農業發達
C.中國和越南工業聯系緊密D.中國和越南農業互補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據《每日郵報》2015年12月4日報道,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兩年來首次爆發,巨大的煙霧和塵埃沖破了西西里島的天際線,帶來了絢麗的自然美景。
讀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回答下面兩題。
【1】火山噴發的物質來源于( )
A.地殼上部B.上地幔上部的軟流層C.下地幔D.地核
【2】地殼是地球表面一層薄薄的由巖石組成的堅硬外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大陸地殼較薄,大洋地殼較厚B.地殼是由巖石圈組成的
C.圖中①②③合稱為巖石圈D.圖中③包括軟流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棄風是指在風電發展初期,風機處于正常情況下,由于當地電網接納能力不足等原因,導致部分風電場風機暫停發電的現象。下圖為我國棄風情況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地區風力發電的有利條件是( )
A.距冬季風源地近,風力強勁B.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
C.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D.缺乏煤、石油等常規能源
【2】由燃煤發電取代部分棄風電量,可能帶來的影響( )
A.用電需求量下降B.酸雨范圍向北擴大
C.緩解全球變暖趨勢D.促進能源結構調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時某區域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四地的天氣狀況可能是
A.甲地電閃雷鳴B.乙地北風勁吹
C.丙地風雨交加D.丁地陰雨連綿
【2】關于圖中四地該季節氣候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戊地溫和多雨B.己地高溫多雨
C.庚地寒冷干燥D.辛地高溫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四個半島,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四個半島均位于板塊交界處,故多火山地震
B.四個半島均臨海,故氣候均具有海洋性特點
C.半島②③降水多是因為暖流影響
D.半島④西側多峽灣,是由于冰川侵蝕的結果
【2】有關四個半島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半島②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
B.四個半島均臨海,故全年降水豐富
C.半島①南部為地中海氣候,北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D.半島④的氣候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長期以來,受翻耕、旋耕等傳統耕作方式的影響,東北部分地區的黑土地長期裸露,風蝕、水蝕加劇,土壤結構退化,對東北農業可持續發展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形成嚴峻挑戰。國內外的生產實踐證明,保護性耕作是用秸稈殘茬覆蓋地面,盡量減少土壤耕作次數和對土壤的攪動量,或是創造地表微地形,增加地面粗糙度,既達到保土保水保護農田生態環境,又要保證農作物苗齊,苗壯和正常生長,最終實現高產高效的一種耕作技術。今年是加快在東北適宜區域全面推行保護性耕作的第一年,中央財政安排16億元的資金主要用于支持秸稈覆蓋免耕作業補助。目前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的政策、機具、培訓等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到位,有力支持東北四省區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4000萬畝。力爭到2025年實施面積達到1.4億畝,占適宜區域面積的70%,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
(1)說明東北黑土容易產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2)簡析東北黑土地免耕播種為什么比翻耕等傳統種植方式更利于水土保持。
(3)免耕播種方式除減少土壤侵蝕,還可產生哪些其它生態和社會經濟效益?
(4)說出推動這項技術推廣的社會經濟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