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按人均自然資源條件來看,我國人口、工業和城市的地理分布極不均勻,因此可以把GDP在1000億美元上下、有明顯的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制造業比較發達,以及主要城市間的距離在300公里以內的地區作為規劃未來都市圈的雛形。按照這樣的原則可以劃分出“九大都市圈”:京津冀、沈大、吉黑、濟青、湘鄂贛、成渝、珠江三角洲、長江中下游與大上海都市圈。讀
下圖,回答10--11題。
10.九大都市圈中,都具備的優勢條件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水資源豐富,供水充足
C.氣溫適宜,降水適中 D.交通便利且自然資源豐富
11.形成濟青都市圈的主要區位因素有
①交通發達 ②城鎮體系完善 ③經濟發展不平衡
④對外經貿發達 ⑤區位條件優越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廬山1997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間分布示意圖(圖中數字為各客源地人數占總游客數的百分比,t0為廬山所在位置)。據此回答各題。
對廬山旅游消費市場空間分布特點的分析,正確的是
①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客源數量規模大,占來廬山旅游總人數的50%
②從t0 →t1再由 t1→t2,來廬山旅游的人數總體上隨經濟距離增加而衰減
③廬山以東地區的客源市場范圍大于廬山以西地區
④廬山旅游消費市場均勻的分布在以1000千米為最優吸引半徑的范圍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與黃山風景區相比較,廬山風景區旅游開發的優勢條件有
①.山上地域開闊且地勢較平坦,夏季接待避暑療養人員的能力大
②.“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大旅游景觀的知名度大
③.臨長江干流、贛江和鄱陽湖,景區的水路通達度高
④.周邊廣泛分布花崗巖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地質地貌景觀的集群度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河南省許昌市高二下學期四校期中聯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廬山2009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間分布示意圖(圖中數字為各客源地人數占總游客數的百分比,t0為廬山所在位置)。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對廬山旅游消費市場空間分布特點的分析,正確的是
A.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客源數量規模大,占來廬山旅游總人數的50%
B.從t0 →t1再由 t1→t2,來廬山旅游的人數總體上隨經濟距離增加而衰減
C.廬山以東地區的客源市場范圍小于廬山以西地區
D.廬山旅游消費市場均勻的分布在以1000千米為最優吸引半徑的范圍內
2.與黃山風景區相比較,廬山風景區旅游開發的優勢條件有
A.山上地域開闊且地勢較平坦,夏季接待避暑療養人員的能力大
B.“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大旅游景觀的知名度大
C.距離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近,客源市場大
D.周邊廣泛分布花崗巖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地質地貌景觀的集群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