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材料是20世紀下半葉我國強沙塵暴發生頻率與土地沙化速度統計表,據此回答題∶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強沙塵暴次數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1.表中顯示我國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斷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
西北干旱地區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 B.
南方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出現沙化地區
- C.
長江中上游地區毀林現象嚴重
- D.
我國氣候有變干的趨勢
2.為了制止強沙塵暴次數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趨勢,應采取的積極有效的措施:
- A.
開采地下水灌溉,變沙地為耕地和草地
- B.
在干旱地區減少耕地,擴大牧場,發展畜牧業
- C.
采取適當辦法調整當地產業結構,以減輕生態環境的壓力
- D.
禁止干旱地區任何經濟活動的開展,以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
3.當我國北方地區頻繁出現沙塵暴天氣時,下列地理現象較為合理的是
- A.
我國東南沿海經常遭受臺風侵襲
- B.
正是我國北方地區利用沼氣的最佳時期
- C.
地球公轉速度正是一年中最快的季節
- D.
南半球大陸氣溫比海洋低。
1. A
2. C
3. C
試題分析:
1.我國土地沙化速度加快主要是由人為原因(破壞植被等)導致西北地區生態惡化,自然因素影響相對較小。
2.A項為過度用水,會加劇土地沙化程度。B項可在相對較為濕潤的地區發展,但對整個干旱區而言,也會加大環境壓力。D項不現實。
3.我國北方地區的沙塵暴多發于冬春季節。而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臺風多發于夏秋季節,A錯誤;我國北方地區利用沼氣的最佳時期為夏季,B錯誤。南半球大陸氣溫較海洋低,判斷為南半球的冬季,為北半球的夏季,D錯誤。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規律:近日點(1月初)最快,故C項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及成因和治理措施。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學生只要掌握我國的區域自然環境特征,并結合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的形成原因分析,而治理措施一般針對原因分析即可,注意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和結合選項的合理性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陜西省師大附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13
|
以下材料是20世紀下半葉我國強沙塵暴發生頻率與土地沙化速度統計表,據此完成下題。

| (1) |
表中顯示我國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斷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 ] |
A. |
西北干旱地區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
B. |
南方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出現沙化地區
|
C. |
長江中上游地區毀林現象嚴重
|
D. |
我國氣候有變干的趨勢
|
|
(2) |
為了制止強沙塵暴次數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趨勢,我們應采取的積極有效的措施是
|
[ ] |
A. |
大力開采地下水進行灌溉,變沙地為耕地和草地
|
B. |
在干旱地區減少耕地,擴大牧場,發展畜牧業
|
C. |
采取適當辦法調整當地產業結構,以減輕生態環境的壓力
|
D. |
禁止干旱地區任何經濟活動的開展,以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廣東省佛山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理科試題
題型:013
|
以下材料是20世紀下半葉我國強沙塵暴發生頻率與土地沙化速度統計表,據此回答下題:

| (1) |
表中顯示我國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斷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
[ ] |
A. |
我國氣候有變干的趨勢
|
B. |
南方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出現沙化地區
|
C. |
長江中上游地區毀林現象嚴重
|
D. |
西北干旱地區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
|
(2) |
為了制止強沙塵暴次數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趨勢,我們應采取的積極有效的措施是:
|
[ ] |
A. |
開采地下水灌溉,變沙地為耕地草地
|
B. |
在干旱地區減少耕地,擴大牧場,發展畜牧業
|
C. |
采取適當辦法調整當地產業結構,以減輕生態環境的壓力
|
D. |
禁止干旱地區任何經濟活動的開展,以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2006-200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地理試卷
題型:043
|
以下材料是20世紀下半葉我國強沙塵暴發生頻率與土地沙化速度統計表,據此回答下題。

| (1) |
表中顯示我國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斷加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 ] |
A. |
我國氣候有變干的趨勢
|
B. |
南方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出現沙化地區
|
C. |
長江中上游地區毀林現象嚴重
|
D. |
西北干旱地區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
|
(2) |
為了制止強沙塵暴次數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趨勢,我們應采取的積極有效的措施
|
A. |
開采地下水灌溉,變沙地為耕地和草地
|
B. |
在干旱地區減少耕地,擴大牧場,發展畜牧業
|
C. |
采取適當辦法調整當地產業結構,以減輕生態環境的壓力
|
D. |
控制草場載畜量,合理放牧,建設人工草場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山西省朔州市李林中學2009-2010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文科地理試題
題型:013
|
以下材料是20世紀下半葉我國強沙塵暴發生頻率與土地沙化速度統計表,據此回答下題。

| (1) |
表中顯示我國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斷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 ] |
A. |
西北干旱地區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
B. |
南方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出現沙化
|
C. |
長江中上游地區毀林現象嚴重
|
D. |
華北地區土地鹽堿化面積擴大
|
|
(2) |
為了制止強沙塵暴次數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趨勢,我們應采取的積極有效的措施是
|
[ ] |
A. |
開采地下水灌溉,變沙地為耕地和草地
|
B. |
在干旱地區減少耕地,擴大牧場載畜量
|
C. |
在農牧交錯地帶,逐步推進退耕還草
|
D. |
在干旱地區禁止任何經濟活動的開展,以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山東省莘縣實驗高中2010屆高三上學期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13
|
以下材料是20世紀下半葉我國強沙塵暴發生頻率與土地沙化速度統計表,據此回答下題。

| (1) |
表中顯示我國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斷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 ] |
A. |
西北干旱地區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
B. |
南方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出現沙化
|
C. |
長江中上游地區毀林現象嚴重
|
D. |
華北地區土地鹽堿化面積擴大
|
|
(2) |
為了制止強沙塵暴次數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趨勢,我們應采取的積極有效的措施是
|
[ ] |
A. |
開采地下水灌溉,變沙地為耕地和草地
|
B. |
在干旱地區減少耕地,擴大牧場載畜量
|
C. |
在農牧交錯地帶,逐步推進退耕還草
|
D. |
在干早地區禁止任何經濟活動的開展,以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