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酸雨為酸性沉降中的濕沉降,酸性沉降可分為「濕沉降」與「干沉降」兩大類,前者指的是所有氣狀污染物或粒狀污染物,隨著雨、雪、霧或雹等降水形態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則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從空中降下來的落塵所帶的酸性物質而言.
解答 解:(1)根據圖表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酸雨發生百分率較低自然原因可以從季風、降水等方面分析.
(2)防治酸雨有效措施可以從能源、產業結構等方面分析.
故答案為:(1)長江三角洲地區11月至次年4月和7、8月酸雨發生百分率小,主要原因是受冬季風影響和副高影響,降水少.
(2)減少煤炭、石油等不可循環能源的使用;提高太陽能、風能、水能的利用比例;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能源利用率.
點評 本題以長江三角洲地區酸雨發生百分率的月變化圖為背景,屬于知識性試題,考查了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酸雨的成因及防治.解題時應注意結合實際情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降水東豐西欠、北多南少的結果 | |
B. | 緯度高低不同,熱量北少南多的結果 | |
C. | 人工營林,樹種不同造成的 | |
D. | 開發歷史長短和生產方式不同造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地氣壓高于①地 | |
B. | 近地面同一等壓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低 | |
C. | ③地氣壓高于④地 | |
D. | 高空同一等壓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⑤ | B. | ②③④⑤⑥ | C. | ①②③⑤⑥ | D. | ①②③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